上回講完焦慮症,今次講講兩個焦慮症的分支:恐懼症及強迫症
恐懼症和普通焦慮症出現的症狀相似,最大分別是恐懼症有特定的對象。
大家細個喜歡看恐怖片嗎?記得細個最愛每個星期六/日都看電視英文台播的電影,而西方的恐怖片都很會營造氣氛,總會在又黑,又靜,又下雨的情況忽然有鬼/殺手來嚇我⼀跳。所以看恐怖片令我怕黑。這例子其實是心理學的conditioning,有機會再介紹,今篇重點不是這個理論。
再舉其他例子,小時候曾溺水,後來見水就怕;小時候曾在上台表演時出醜被取笑,自此十分害怕在人前表現,怕成為大家的焦點。
恐懼症的病人比較少在公立醫院治療,⼀般找心理專家去做心理治療會比較常見,而其中最有名的是Exposure therapy 。簡單來說就是勇敢面對害怕的東西。我爸爸小時候是被爺爺扔進水塘來學游泳的,現今治療當然不是如此兒戲。舉怕狗做⼀個例子,治療會分幾個程度,循序漸進。⼀開始先看⼀些狗的圖片,繼而播放狗的叫聲。都可以就會播狗的影片,然後用狗公仔代替真狗,叫病人嘗試抱公仔。最後可能拖來真狗,離遠習慣牠的存在,再試試走近去摸牠,再去相處。當然整個過程不會是⼀天內完成,亦要加入輔導的技巧適當處理病人的情緒。

而強迫症指的是人的焦慮緊張來自腦中⼀個不能控制的想法,而這個想法需要你去做實際行動才能消除你心中的焦慮 。不過往往這種想法會不受控的重複出現,使你重複進行動作而大大影響日常生活。
例如你要從家中外出,⼀關上門就擔心窗是否關好,於是你回到家去檢查窗口。檢查完你關上門外出,又擔心雪櫃有否關好,於是你又回家檢查。如是者你又有其他擔憂,不斷重覆回家離家,最後要⼀個鐘才能落到樓下。
曾經有個病人對衛生十分有焦慮,入院後沖涼比人耐,洗手比人耐。後來有⼀日發現他奇蹟地不再緊張,花的時間和其他病人⼀樣。開頭以為是藥物幫助了他,直到有次邀請他自己說出原因,才知道是病房太烏糟,30個病人用2格廁所,其他病人又衛生差。有次他搞肚痛,沒有時間消毒好廁格就去爆發。慢慢地他習慣不乾淨,而腦中叫他做好衛生的想法也慢慢消失。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