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居高位, 還是敬陪末席, 對人生也帶來一定的影響: 鋒芒畢露, 會招惹妒忌; 處位低位, 則可能永無出頭之日.正如諺語所云:「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富貴貧賤, 我們不可控制, 但「不做第一, 也不做最後」的處世態度, 卻是每個人必要學習的智慧.
 
追求卓越是人之常情, 但卻蘊藏危機. 戰國時孫臏因才華出眾而受龐涓妒忌, 及後更被強加罪名和斬斷雙腿. 在此窘境下, 他並沒有放棄, 更學會收斂. 當受賞識到達齊王面前時, 他以殘障為理由, 甘願退居軍師, 一展所長之餘又不會招惹別人話柄. 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正正道出鋒芒畢露的危機. 即使我們實事求事, 處事不驕不躁, 但「鼓足幹勁, 力爭上游」, 往往就是別人對我們評頭品足, 使我們動輒得咎之時.聖經有謂:「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當別人先入為主, 對我們心生怨懣或嫉妒時, 輕則使我們未能在身處的崗位與人協調, 重則使我們面對有形無形的擾亂, 甚至設計陷害. 因此, 「不做第一」乃是明哲保身之舉, 使我們能安穩做事, 免受禍患.
 
那麼, 為了保護自己, 我們就要敬陪末席, 逃離眾人的眼光嗎? 斷乎不是!社會競爭非常激烈, 假如我們固步自封, 甚至心慵意懶, 我們輕則永無出頭之日, 重則被社會淘汰. 香港著名的記憶大師李泰堯在年輕時毫無目標, 不斷轉工. 假如他繼續無所作為, 也許一輩子都要貧窮潦倒地過活了. 但是, 他卻抓緊機會, 報讀記憶法, 更在老師的公司中當免費員工, 默默學習, 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像陶淵明般退隱山林是容易至極的事, 但在現實中卻是不能奉若圭臬的.例如在中學時, 假如我們不能在低年級時打好基礎, 到了高年級甚至是公開試時我們只會一竅不通, 差劣的成績更會成為求學或求職的絆腳石.縱然不能成為頂尖的人, 但我們理應有羞恥之心, 力爭上游. 成績較次, 需加倍努力, 獨闢蹊徑; 業績不理想, 應多作檢討, 爭取表現. 這是做人的基本責任和自尊.由是觀之, 「不做最後」, 既是免於被淘汰, 亦是為自己保留機會的積極心態.
 
要躲避禍端, 又不致落後他人,  便要牢記「不做第一, 也不做最後」的智慧. 這個除了是明哲保身的手段外, 更是一種良好的品格與態度. 在不同的崗位與職業中, 必定有第一和最後, 所以我們不可將「不做第一, 也不做最後」這道理的著眼點純粹放在位置上, 否則比賽場上沒有冠軍, 學校裡沒有第一名, 公司中沒有領頭人, 人類豈不失去進步的原動力? 藺相如正是演繹這道理的佼佼者. 在他還是寂寂無名的門客時, 他為宦官繆賢獻計, 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成就「完璧歸趙」的大事而位極人臣後,  他在備受廉頗妒忌下仍沒有恃寵生驕, 反而處處忍讓, 使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藺相如不亢不卑的行為正如<<論語>>所言:「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每人的成就也不同, 總會有人處於藺相如般的高位, 相對地亦會有人成為寂寂無名的食客. 但是, 在低谷時我們理應爭取機會, 不可固步自封, 要時刻努力鞭策自己; 在爭取成績時, 我們理應觀言察色, 與人建立關係, 避免樹敵; 在身處高位時, 我們理應心存謙卑, 善於觀言察色, 在適當時藏匿自己. 這種「不做第一, 也不做最後」的處事智慧和品格, 乃是與人建立關係的蹊徑, 使我們無論身處何位置, 也能恰如其份, 免招禍患.    
 
這種人生態度看似毫不長進, 但這卻是我們尋求突破的蹊徑. 特首梁振英先生在參選行政長官時, 履歷與成就並不顯赫. 然而, 他積極結交各界人士, 默默建立自己的團隊, 從毫不顯眼的參加者, 漸漸變為次熱人選.及後, 當各界的焦點仍落在熱門人選唐英年先生時, 唐先生卻被傳媒揭發多樣醜聞, 最終梁先生驀地從後趕上, 成為新一任行政長官.位處中游也許被視為不積極的態度, 然而從梁特首的例子中, 我們可見「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 如果單純為了明哲保身, 身處中游確是最佳的策略, 但我們可能失去了力爭上游的機會. 可是, 當我們能像梁特首般利用不顯眼的位置來韜光養晦時, 就可默默建立自己的勢力, 機會來到時便「當仁不讓」. 就算自己在爭取上游時力有不逮, 我們也可立於不敗之地, 繼續捕捉著不同的機會. 因此, 甘於位處第一與最後之間的人生態度就像一把雙面刃, 我們可利用它來消極避世, 也可把它磨礪成爭取名利的寶劍.
 




總括而言, 「不做第一, 也不做最後」除了是處世智慧, 更是一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高明手段. 我們可藉此道理警戒自己, 避走「第一」和「最後」兩種極端, 亦可視其為「中庸」之道, 使我們待在中游位置尋找機會.  或許我們不能成為特首或記憶大師, 但至少我們能靜待機會, 站在不敗之地. 即使最後不能加官進爵, 但至少我們也不會失去雙腿.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