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相遇背後都有意義,而所有離別也絕非無緣無故。

人的一生都是孤獨的,有人會途中走進你的生活,自然都會在某個時刻離去。

小時候,我總以為那些分離告別的畫面總會是撕心裂肺的。以為每個離別都會深刻到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像電影情節一樣,有淚水、有爭執、有遺憾。

但隨着年歲漸長,才發現實際的告別大多都是淡然的後知後覺。

大概每個人都會試過,某日突然發現記憶中那位曾經無話不談的朋友,跟你變成了只會偶爾互相按讚對方限時動態的網友關係。





再過些日子,連在對方的限時動態留言都不會了,最多也是每年彼此說句生日快樂 。

但看到對話框內只有每年的生日祝福,慢慢便開始覺得連把這句話發送出去都只有滿到溢出屏幕的尷尬。

後來再過幾年,當有日心血來潮想點進對方的個人檔案,只會看到中間有一把上鎖的符號封印住你們最後的聯繫。

沒有爭執,也沒有一句告別,只剩下那把小小上鎖的符號去代表着這段關係的休止。

這種離別從來都不是無緣無故,或許是一次不經意的爭吵,一句誤會的話語,你們便漸漸疏遠了,友情的裂痕也在時間中蔓延,直至徹底破裂。





但回頭再看,很多時候都會發現那次的爭執其實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可能只是無數分歧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漸行漸遠的過程中,你們早已走上了不同的路,只是當刻還不願意承認罷了。

我也當過好幾次關係的劊子手,甚至有時不是因為跟對方有任何爭吵過,純粹看得對方不再是我熟悉的模樣。

反正人生都不再會有任何交接,我也不願被陌生人窺探太多的個人私隱,便把彼此都從對方的生活中移除,並且是移除得乾乾淨淨的。

但其實任何時候對方都可以再次跟我聯繫,只是我沒有勇氣去當那個先開口呼吸尷尬的人。





我很怕在網絡對太多舊友展示現在的生活,你無法肯定自己甚麼時候會成為別人嚼舌根的談資。

特別是年紀大了,畢業以後的際遇各不相同,你就算再不願比較,也很難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別人提升優越感的營養。

有些告別不是刻意而是潛移默化的。就像兩個人一起走路,步伐都不會是一致,需要彼此互相遷就,但當有一方遷就到累了,最終還是會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

告別的理由可能微不足道,只是因為生活節奏不再吻合,價值觀的偏離。特別是這幾年吧,看着以前明明同一立場的友人開始放棄,還是會忍不住覺得失望。

彼此之間的話題變少了,感情慢慢被時間沖淡,沒有劇烈的爭吵,也沒有明顯的誤解,或許只是因為各自的忙碌,當對方需要退場時,便會自然退出你的生活。

以前總覺得,只要關係夠好,就甚麼分歧都能解決。但現在才明白,當彼此的價值觀開始分歧,甚至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時,這段關係就注定無法繼續。

那些曾經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那些熟悉的笑聲,都會變成了記憶的一部分,但就已是過去了的回憶。

有時候甚至比正面衝突更讓人感到心痛,因為你知道,你們之間並沒有真正的錯誤,只是時間選擇了將你們分開。





每個人都會選擇的權利,不是想質疑誰的決定有錯,而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接受不了對方的行為,便會想默默從對方的生命中退場。

這樣的告別不一定會有一個正式的時刻去說清楚,不是所有告別都會被告知,很多時候只是漸漸地感受到彼此的不再契合,生命不會再重疊,然後默默地選擇遠離。

按下那個告別的按鈕選擇自行離開。這種告別並不劇烈,甚至沒有一個正式的再見。

純粹在不知不覺中,彼此變成了不同路上的陌生人,不想有任何爭吵,但亦已經不願再有任何交集。

告別是雙方的事,但放下卻只需一個人的決定。

每一段關係的結束,有時不是因為彼此有多大的矛盾,而是某一方決定拋棄這段關係。當對方決定了,無論另一方是否還想挽留,這段關係已經被宣判終結。

每一個告別背後都有它自己的原因。





人生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有它的時限,就像電影總會有結尾,故事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美好的畫面裡。

以前常常努力想要留住一些人,試圖把他們緊緊抓住,但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過一段路,然後默默地離開。

不是每段關係都能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開始時都總會抱有一點希望,卻又會在現實中一次次看清,很多關係其實都是這樣,慢慢變淡、慢慢消失。

不是所有告別都能好好劃下句號,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省略號。

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是接受這些省略號,讓它們留在心裡的某個角落,偶爾回憶,但無法強求它們再回來。

沒有無緣無故的告別,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相遇。每一段故事都有它的期限。

這個世界上有緣的人,總會在時間的河流裡再次相遇;而無緣的,就算曾經靠得再近,也終究會隨着潮水漸行漸遠。

願告別不帶任何遺憾。





楊穎姿 2024年 秋

告訴我,你的想法
留言跟我討論吧🫂

LIKE / FOLLOW / SHARE

圖片:@blackmoontravel
文字 : @blackmoon.diary

Like and follow if you interested the future wording

#theblackmoondiary





#關於楊穎姿反思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