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三國: 雛龍之戰篇 : 第十七章 - 天下可無洪
雛龍之戰篇 : 第十七章 - 天下可無洪
帥旗被插在地上,屹立不倒,使曹軍免去了軍心土崩瓦解的危機;而西涼軍其中一翼的騎兵,赫然是由主將徐榮本人親自率領,徐兵在施放數輪亂箭過後,雙方進入混戰。
跟在曹操身邊的人馬已見稀少,面對著如餓虎般撲上來的西涼兵,曹操被迫親自招架,每交鋒一下,箭傷處都會傳來劇痛,這樣的困境,在他在以往的戰役從沒遇過的;正擔心自己會否被困死之際,突見數名敵兵被斬於刀下,來者赫然是本應負責斷後的關羽。
原來關羽在後方看見曹操遇險,權衡輕重後,便把斷後責任交給了副手,自己親自前來營救主帥。
關羽對曹操道:「把頭盔給我。」這種臨陣掉包,金蟬脫殼的技倆,有利也有弊,但負傷的曹操已無暇多想,把標誌著主帥的頭盔脫下交給關羽,「謝了雲長!」,話還未說完,關羽已經手提著頭盔往另一方向疾去。
之後,纏著曹操的敵人果然減少了,但他身邊的近衛也已經殆盡;沒多久,敵方傳來震耳的鼓聲和號角聲,是全面進攻的信號!
按照徐榮原先計劃,己方人馬在看見曹軍帥旗倒下後便全體擊鼓,這樣,正在緩步退卻的步兵,在聽到鼓聲後便會回身反攻,再加上正在兩翼進攻的騎兵,鐵定能把曹軍徹底擊潰。
只是原本以為射倒帥旗一事十拿九穩,豈料鮑韜的壯列英勇奇蹟地把帥旗保住了;所以徐榮要另外再派人到後方傳令擊鼓,這一拖下來,一部分退卻的徐兵已退到後方,鬆懈起來,盔甲也已卸下,以致耽誤了以步騎從三方夾擊曹兵的最好時機。
退卻中的曹兵,並沒有擠在豎立的帥旗那裡,而是往後方鳴金聲音的方向退去;在白晝行軍,士卒主要是依靠旗幟,在夜間行軍則是靠金鼓或其它聲響,剛好此時天色已黑,曹兵便慣性地用耳朵去分辨退卻方向,有跌序地撤退。
兩軍交鋒的勝敗,有時真的取決在一些難以掌握的細節和變數當中。
曹操看見大軍有秩序地後退,不禁鬆一口氣;悄然間,一支長矛向著曹操坐騎飛來,馬兒吃痛受驚,竟把曹操拋下馬來;猶幸曹操年少時便經常與袁紹和張邈在大草原駕馭野馬,被拋下馬的經驗非常豐富,所以沒有被摔過四腳朝天,但著地時的震盪,把中箭傷口拉開,痛得曹操放聲狂叫;這一叫,吸引了附近的敵人,他們雖不知他就是主帥曹操,卻從裝備看出這該是一名高級將領,便爭相前來獵取人頭立功!
敵人的獰笑聲,激發起曹操的怒氣和求生意志,立時拔足狂奔,右手作勢舉劍,到接近一名敵人時,突然跳了起來,飛腳把敵人踢飛數尺,也讓曹操衝出一缺口;落地時,又是一陣劇痛,但這次曹操忍了過來,繼續飛奔;他心知,要擺脫這些強悍的西涼兵,要麼親自手刃他們,要麼有人來救援。
曹操心中祈求,假如這趟上天讓他成功逃脫,他承諾會丟掉自己爭霸天下的野心,老老實實的跟著袁紹,把董卓推翻後,便把兵馬全數還給朝廷,絕不據為私用……
曹操感覺到雙腳開始痲痺,突然聽到有人叫喊:「吉利,這邊來,吉利!」曹操聽罷大喜,他認出這是曹洪的聲音,而『吉利』就是他小時候的別名。
曹洪下馬後,替曹操招架住三名死纏不休的西涼兵,幾經苦戰,終把一人幹掉,另外二人才肯在負傷下退去。
事實上,曹洪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榮陽之戰,但他的疲累是不亞於曹操等人;自早上發現了徐榮軍的縱影後,曹操便預先告訴了曹洪,他親自率領的前軍最終會退到夏候淵所說的高地,然後命曹洪馬上去飛報中軍;那時中軍分成了三支,曹洪單騎匹馬,分別跑到衛茲,鮑信和任俊那裡報信,最後趕到高地時,剛好遇見正身陷險境的曹操。
在一隱秘處,身負輕傷的曹洪,替曹操包紮好傷口,二人把剩餘的水喝光,曹洪起身道:「請曹將軍上馬,末將步行護送你回去,過了汴水就安全了。」曹操卻沒有回答,面色陰晴不定。
「將軍怎麼了?」
曹操徐徐地從懷裡取出一令牌,把令牌舉起來,「曹洪聽命,立刻上馬,帶著這令牌去收聚敗軍……」
曹洪大駭,立時跪了下來,「曹將軍你在說什麼呀!大軍在等著你…」
「你先聽我說,第一,大軍已經沒了,第二,你傷得輕,你一個人騎馬一定能逃脫,加上我這個負累,就可能兩個人死在一起……」
「堂兄這算是什麼話,一點箭傷就說逃不掉?給酸棗那些鼠輩聽到,豈不是……」
曹操悽然一笑:「你堂兄就是沒臉回酸棗……說得夠明白了吧,我曹操面皮薄,受不得那些鼠輩的恥笑,現在都聽懂了吧!」
曹洪心裡著急,靈機一動,執著曹操雙手:「好,我們不說酸棗,說說陳留吧,堂兄舉家都在那裡呀,嫂子們怎麼辦?昂兒丕兒怎麼辦?曹家可以少了一個曹洪,卻少不得你呀!」
一聽到陳留,首先在曹操腦海閃過的,竟然是那間在深夜時還點著燈的房間,然後是房間裡傳來間斷不絕的織布聲,接著才是卞氏和懷中抱著的丕兒;曹操緩緩望向那匹馬,彷彿看見了昂兒飛身上馬的英姿……
曹洪提醒得對,他此時若放棄自己,便等如放棄了全家!
「好!我們兄弟一起走,一起渡河,就看天意如何!」
參考文獻:
《三國志魏書卷一武帝紀》: 太祖爲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
《三國志魏書卷九曹洪傳》:太祖起義兵討董卓,至荥陽,爲卓將徐榮所敗。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辞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