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解密:傳國信物》56. 輔仁的願景: 27. 王爺
列飛繼續:「之前說過,理雅各牧師奉命在香港建立倫敦會總部。從1843年至1873年這三十年間,除了北上廣州傳道以及往返英國述職的幾年之外,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香港。這幾十年間橫跨了道光、咸豐和同治三朝。」
「文章裡面提到的湛孖士,應該是『Chalmers』的廣府話音譯,也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湛約翰牧師(John Chalmers)。湛約翰比理雅各晚一點才來香港,兩人在香港倫敦會侍奉的時期均差不多。」
解答了湛孖士的謎,大家似乎對文章又理解多一點。
「那麼師傅,究竟是哪一位滿清旗人曾經當過理雅各的學生呢?」孔武問。
列飛擺一擺手,煞有介事地道:「這正是我想說的,這位王爺並非滿洲人,而是出身廣東的漢人。更準確地說,他是一名客家人。」
原來是一位王爺!
「還有,這人所赴的『京』,並非北京;其實是南京,亦即當時的金陵。」
宗主任聽見列飛提到南京,非常詫異:「金陵南京?列教授,你不是自相矛盾嗎?清朝什麼時候以南京作為國都的?自從明成祖朱棣將國都從南京遷往北京,直到數百年後的今日,北京一直都是中國首都。南京為國都,漢人是王爺,我真的是聞所未聞!」
列飛並沒有厭惡宗主任冷冷的質問,他繼續解釋說:「對,滿清一朝,自開國以來都是以北京作為首都的。但是在1850年代,亦即咸豐年間,中國卻發生了一件極大的內亂,那便是…」
此刻侯先生大概知道了列飛的想法,便有意試探說:「那便是創立拜上帝會的洪秀全,趁着滿清忙於應付外國的侵擾,率領數以萬計的信眾在廣西金田起事。洪秀全自稱天王,而信眾則奉他為聖主。
「1853年,太平軍定都天京金陵,建立起太平天國。當時太平天國的勢頭一時無兩,跟滿清北京政府分庭抗禮。」
列飛點頭,認可侯先生的估計,同時感到侯先生對這段歷史的認識還真不少。
香港和傳國璽的事,竟然拉扯到太平天國?
程靈式便順着侯先生所講,補充相關資料:「當時太平軍的浪潮席捲大半個中國,牽連十多個省份。包括: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雲南、陝西、甘肅。
「全盛時期,洪秀全縻下人材濟濟,包括有著名的: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以及翼王石達開。各部眾統領多路人馬與清廷對峙。
「朝廷當時的正規軍:八旗兵以及綠營,基本上已經不能夠抵擋太平天國的起義。滿清自入關二百多年以來,除了開國初年的三藩之亂以及間歇零星暴亂以外,太平天國應該是首個起義集團直接威脅到滿清的統治地位。
「當然,那時滿清朝廷早已經吃了英國人的一記敗仗。」
站在一旁的孔武,看見程靈式滔滔不絕的說着,真羡慕這位同窗既聰明又用功。在大學裡,同學們早已認為宋傑和程靈式兩人是上的高材生。今日她跟師傅搭檔,講解如流,實力果然不差。
錢上將一聽到是指向太平天國,便來了勁:「對啊!毛主席就曾經說過:金田起義是一次推翻封建階級的農民革命。絕對值得學習。」
宗主任也說:「就連國父孫中山也曾揚言要當洪秀全第二。可想而知洪秀全和太平天國對後世的影響力。」
表情木納的耿志剛聽了錢上將等人的話,不以為然。站在旁邊的陳牧師、文雅麗和孔武也靜靜聆聽着列飛解釋。
對於太平天國的功過,列飛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要說太平軍的起義是農民革命,也許是過譽了。極其量只能說它是官逼民反,滿清軍隊早已腐敗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們才有機會起來反抗。反之,太平天國裡有不少過份矯違傳統倫常的制度,並不見得比滿清來得文明。
程靈式附和着自己的老師:「學者潘旭瀾老先生就認為,太平天國對中國文化本身的破壞是極其巨大的。」
侯先生不無感歎的道:「可惜的是,雙方的腐敗早已被來華多年的外國人一一看透。以戰鬥和貿易起家的英國人,還有其他又競爭環境中成長的歐洲列強,又豈會放過這可乘之機?」
他於是又問:「列教授,所以根據你的估計,這段謎語中的『聖主』就是指洪秀全了?這個從香港赴南京而自稱理雅各學生的人,又是否洪氏族人?究竟是哪一位王爺曾經在香港開埠初期的倫敦會待過呢?」
列飛回答道;「有一位,他名叫洪仁玕,是洪秀全的堂兄弟。也就是後來在太平天國,曾經跟洋人大打交道的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