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話「香港文學水平低」。考評局三年出閱讀理解卷,都係出台灣文。本地「文化人」更加睇低香港文學嘅水平,周不時呻吟話政府漠視文學,香港文學缺乏生存空間。我睇現今文學萎縮、無法同大眾溝通嘅局面,有兩個病因:其一,封閉喺資助藝術嘅小圈子裡面,唔需要面對市場大眾而圍威喂,呢樣我之前喺輔仁寫幾篇文都講到口臭。而根本影響作品質素嘅問題係,香港文學強求「文藝筆法」,越黎越貼近北京話,結果脫離大眾語言,無辦法普及。

揭開文學雜誌,就知宜家文學界發生咩事。年輕一代嘅作家,明明係香港人,寫文章偏偏要滲雜北方口語,「啥啥啥」咁寫文章。明明係蕃茄,係都要寫西紅柿;明明係冷氣機,係都要寫空調。今日嘅中學教育用分數灌輸畀新一代:口語入文係錯誤,北話就係書面語,書面語先係文學可以用嘅語言。

香港「文化人」一面倒咁膜拜大陸、台灣文學,更加突顯文學界對自己語言嘅自卑感。佢地好努力咁北上,又請兩地學者翻黎交流。有請翻黎嘅學者比如余光中,好多年前都曾經喺香港文藝活動上講:「香港學生的普通話要多努力,這才可以在寫作時,減少一點香港文化。」上年又話:「這就是香港發展文學的一個劣勢,即粵語口語和白話文寫作有區別。」今年農曆新年,《字花》偏要寫「春節」嘅文藝活動。用「春節」呢個名搞文藝活動,感覺上係咪會文藝啲?領頭嘅文藝人提倡去除口語字眼,做後輩嘅緊係跟貼,成個文藝圈揮舞「本土文學」嘅旗幟,踐踏「本土文化」、「本土語言」嘅屍體前行。 今年二月廣東話法定語言風波,文化人又跳出黎,話本土文學混用廣東話創作,係保留本土文化,我睇係笑話一則。睇鄧小樺嘅文<背負粵語>,當中引用飲江嘅詩,不妨作為例子討論:
〈樣貌娟好〉 飲江
那麼樣貌娟好的人
喜歡把弄戰爭
難怪你我他 和佢




輕言仇恨
麻子把麻子寫在別人的臉上
小人抓小人墊在鞋底上摔打
鐘聲響起
飛彈從飛彈處飛來
鐘聲在鐘聲裡響起
主佑吾王
主佑吾土
主佑吾民
難怪主說




我頂你地唔順



鄧小樺覺得呢首係用粵語創作嘅好例子,係「背負被統治者的身份而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反抗」。我睇「仁而無術,則庸醫足以殺人」。成首詩都係北方口語,直至「我頂你地唔順」,先出翻句廣東話,文化人以為咁就係承傳到粵語?錯,粵語喺本地文學中根本被置於低俗語境,講低俗嘢嘅時候廣東話先大派用場。咁唔會促成語言平等,反而廣東話只會喺書寫上飽受歧視,做個曇花一現嘅小丑,難登大雅之堂。

強調北話嘅正統,造成咗新一代文學嘅書寫混亂。廣東話嘅節奏、語法、用詞,都同北話差別甚大。而香港人嘅思考語言係廣東話。結果就將廣東話同北話混雜,再加上鼓吹實驗文學造成本身已經錯亂嘅結構,寫出黎簡直狗屁不通,混亂之至。或習慣用普通話構思,就算點寫得好,都及唔上台灣、大陸寫得通順。用第二語言寫作同人地第一語言比,就造成香港文學不及人嘅現象。

香港文學要復興,唔在乎有冇幾多個文學館,或者政府畀幾多資助。要創造風氣,必須面向大眾,一個「敢」字。我同文友提起廣東話文學創作,佢地都好驚訝,好似廣東話寫文係一項禁忌。語言係思想嘅載體,用自己思想嘅語言創作,點解會有罪?文章要寫得好,最緊要係「真實咁面對自己」。香港文學一直俾「書面語」封印我地嘅本性。五四運動提倡我手寫我口,其時政權喺北方,所以落到廣東都係「我手寫北話」。點解我地唔夠膽用母語書寫呢?我哋需要一場粵語新文化運動,就要敢於由高語境入手,由文學創作開始,我手真正寫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