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本來,我只想「hea」寫十章,更曾經有「爛尾」的打算……

講到尾,這也只是一齣電視劇的番外篇,我沒想過會認真去寫。最後我看見文章字數,竟然有接近十二萬字,太誇張了!

其實這個所謂番外篇,絕對可以當成一部獨立的作品,只是借用了《二月廿九》的角色和時間線,但又和故事主線息息相關。

第一次看畢這部ViuTV製作的港劇《二月廿九》,是近年少有令我有追看衝動的電視劇。當然,我偏好穿越劇,也是喜歡《二月廿九》的一個重要原因。





記得電視劇的第十集 (即大結局的一集),余家聰曾經在壽司店裡跟Ryan講過一番說話,類似是「穿越這件事將我、你、Yeesa三個人連在一起,如果Yeesa沒有穿越,莫講話我們會和她發展至甚麼關係,我們根本可能互不相識。」

這句說話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我最喜歡講「如果」,猶其是穿越劇。「如果沒有穿越,就乜乜乜……」,每每是我最想探討的問題。所以,我決定用此題材去寫這篇小說。

為何我會在撰寫小說的途中,有放棄的念頭?事實上,用既定的人物和背景寫作,自由度大減,人物的性格又不可以有大改動,太少改動又好像跟原著的情節沒有兩樣,要保持故事趣味性的難度頗高。有時連我自己都覺得很沒趣,便產生放棄的念頭。

由於「蝴蝶效應」的關係,「有穿越」和「沒有穿越」的結果可以有很大差別,但一定會有一個過程。所以,故事一開始會比較沉悶,因一開始的變化不會太大,直到中後期,才會有和原著差別比較大的劇情。故此,我最終選擇了用第一章去做倒敍,再帶入故事的主時間線,增加一開始的少許追看性。

其實,一開始我寫這個番外篇的方向,是零科幻兼純愛情。當我開始構思內容時,發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來自會長的角色。他說得沒錯,如果Yeesa沒有穿越,他們三人可能一直互不相識,至少會長和Yeesa是。余家聰是哲學博士,性格較孤僻,他的生活離不開神聖幾何,離不開研究哲學和超自然現象。他會獨自遊歷世界,是一隻沒有腳的小鳥。





Yeesa是一個平凡女子,平凡得要命。如果沒有出現穿越,她根本沒可能接觸到神聖幾何,從而認識不到在日常生活很難接觸到的余家聰。Ryan不同,他有著跟Yeesa相似的生活模式,家庭背景比較貼地,更何況在劇集的情節已有交代過,二人住得很近,Yeesa又會到Ryan工作的超市買壽司,而Ryan又是壽司部的員工,他倆能自然互相認識的機會很高。

所以,在沒有穿越的大前提下,又要將三人連在一起,我便加入Yeesa能跟劇集主線的那個時空溝通的能力 (即故事中的「閃影」),從而較易接通Yeesa和家聰這兩個角色。

既然有了科幻元素,我也在故事末段加入了「時空轉移」,希望令尾段的情節更緊凑。

至於最後一個課題,就是Yeesa情歸何處的問題,這個也是任何有「三角戀」成分的故事的一個重要議題。《二月廿九》我看了兩次,第一次是普通的看,第二次是因為要寫這部小說而翻看。我最終的結論是,Yeesa心底裡是喜歡家聰多於Ryan。

我一直都很堅持這個信念,就是三角戀的套路,女主角永遠都會喜歡冷酷的一個,暖男通常會較為輸蝕。我的論據當然不止於此,事實上,在劇集的故事主線裡,Yeesa和Ryan的交流比較生活化,會是流於表面的一種,亦即是較實際的一種;和家聰的相處,則比較傾向內心,有心靈上的交流。





不過,我覺得導演的編排有少許失衡的地方,除非我理解錯誤。看畢第一至第九集,猶其第九集最後的催淚情節和催淚片尾曲,觀眾會一下子傾向同情Ryan這個角色,而Yeesa之前和Ryan的交流,也的確比較刻骨銘心。從家聰在香港的場景中從來沒有在非神聖幾何的地方出現過來說 (除了買蛋糕的那個shot),家聰並沒有真正融入Yeesa的生活,而且只限於精神上的交流。

第十集是一個逆轉,強行將所有重心傾向家聰,有推倒重來的感覺。不過篇幅實在太少,沒有著意劇情的觀眾,很難感受到導演想表達的感覺。這就是我所形容的失衡。

就是這種鋪排,觀眾不會像其他三角戀的劇集般,比較集中支持某方,而漸漸出現了所謂「會長黨」和「Ryan黨」,頗為勢均力敵。這也反而是令劇集成功吸引人討論的其中一個因素。

在我所寫的這個故事裡,我想表達的是「沒有穿越是怎麼樣」。雖然仍有科幻情節,但我在故事的中段時已開始傾向Ryan這個角色,因我覺得他比較適合平凡的、沒有穿越的Yeesa。既然我認為劇集主線,是Yeesa比較喜歡家聰,那麼我今次的番外篇,就讓Yeesa喜歡Ryan多一點吧!

最後,如果你沒看過《二月廿九》,是否會看不懂這部小說呢?前文我也提及過,你可將此小說當成一部獨立的作品,只不過會複雜一點。如果你看此小說的時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參考下一篇文章,了解一下電視劇的主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