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 I-Subject 與 I-Object
哲學家對「我」也有一番研究,當中黑格爾就提出了一個分開「我」的方法,「主體我」(I-subject) 與「客體我」(I-object)。
他用這兩個「我」的原因是為了表達人類如何談論「自己」,以及談論自己時的難處。但我們不妨先用一些簡單的例子說明「主體我」與「客體我」有甚麼不同,而它們又是代表「我」的甚麼部分。
以人照鏡作例子,我們想問的是,鏡中那個影像到底是不是「我」呢?一方面,那個影像是「我」的反射、倒影,因此它至少也應該是「我」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真正的「我」不是影像,而是在照鏡子的那個我嘛!但是,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不照鏡子就看到自己的形象?這是不可能的。當人在鏡子前一「看到自己」,其實看到的就不是「自己」了,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已。我們也就可以說,在照鏡子的「我」即是「主體我」,而鏡中的那個「我」即是「客體我」。
黑格爾藉「我」的不斷分化來說明人似乎沒有辦法完全認識自己,或者說,不能認識到「真我」。為甚麼?因為人在思考「自己是誰」的時候,總是把自己「推出去」,「對象化自我」,就是照鏡子一樣。人們會說「我是中國人、我是一名學生、我喜歡甚麼甚麼…」這些其實就像鏡中的影像一般,它們只能代表「我」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我」呢,卻應該是正在想「我是誰」的那個「我」。
但是,這還不是最後解答。如果我們說「談論『我是誰』的那個『我』就是「主體我」,那麼這種思考就已經把那個『我』都對象化成了「客體我」。如此一來,不請人如何反思自己,其實一旦反思,就已經沒辦法認識到真正的「我」,因為一切的思考都是把事物當成對象來思考的,就連「我」也是一樣。
如此一來,「我是誰」這個問題還有沒有提問的價值呢?而人的「主體我」如果是一連串無窮後退的話,那麼「我」的本質最終會否變成了空無一物,是「虛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