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 人就是求樂避苦
在古希臘時代,哲學流派其實絕不止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其中有一派哲學家就被人稱作是「快樂主義者」。顧名思義,他們認為「快樂」是人生的目標。而且,他們所指的「快樂」並非來自亞里士多德所言之「德性」、「理性思考」,而是更貼近一般人所說,有關肉體和心靈上的快樂。
大家可能覺得,哲學家不應該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只愛沉思過活的人嗎?怎麼會提出一種這麼「俗」的思想,竟然叫人追求現世的快樂?這在亞里士多德眼中不就是動物般的生活?
的確是這樣,但是哲學家提出的說法,不論雅俗,背後其實總是經過深刻的思考。所以,我們不妨也來聽聽古希臘快樂主義的創始人,伊比鳩魯所給出的論證吧。
首先,人類自從出生開始,其實就一直在追求快樂,然後用盡方法逃避痛苦。這種觀察很正常,而且我們大概會發現,這種行為經常出現在嬰兒身上。
伊比鳩魯認為,嬰兒還沒有受到外在世界的影響 (如文化、歷史、家庭、學校教育等),所以嬰兒的行動是最自然,最符合人天生的本性。
既然嬰兒的行為最能代表人類的天性,而嬰兒又是求樂避苦的。那麼,人類就應該採取一種符合自己天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追求快樂。
不過,伊比鳩魯把快樂分成兩種。一種是動態的,代表欲望被滿足後的快感,例如當人肚子餓而吃飯,這種快樂就是動態的。但另一種稱為「靜態快樂」就較難理解了。它代表的是「沒有欲望」的狀態,就像是當人吃飽了,沒有「肚子餓,想吃食物」的欲望。這就是靜態的快樂。
出奇地,伊比鳩魯想指出,人要追求快樂,但追求的應該是「靜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