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 理性不可能不經過經驗
嗯,今天沒時間寫太多了...那就來簡單說說近代哲學關於理性和經驗的思怨情仇好了。
理性主義就像我們上一次所說,強調人類最終極的能力乃是理性。經驗可能有幫助,但終究只有人的理性最為真實。而近代理性主義的開創人就是很久以前就說「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兒了。因為有「思」先確立了「我在」,證明笛卡兒的「我」是依靠理性得出的超經驗實體。而他那些甚麼「心物二元論」之類的就不再說了。
但是,有另一派 (也就是經驗主義) 哲學家不同意。可以說,他們發起了一個名為「重視經驗,後談理性」的運動。而這運動發起人大概就是John Locke 洛克了吧。或許不止是洛克,大多數人都感覺「經驗應該也是真實才對吧。如果沒有這個世界,那人都不在了,還談甚麼理性啊...」
沒錯,對理性主義的其中一個批評就是它似乎把理性抬得太高了,以為人類能夠純粹運用理性去穿透世界來思考,卻不知人的理性始終需要外在經驗作為依據,不然所謂「理性思考」只不過是一些空洞的腦中想法,絲毫沒有實質的作用,更不能談上對和錯 (因為根本沒有一個外部實在的參考)。
所以,對於洛克來說,這個世界經驗是真實的,就如一個立體的長、闊、高一樣是人類真實的經驗。我們就是先得到這些經驗,然後才運用我們的理性來進行反思。
不過,這種聽起來很貼近大眾的哲學,很快卻愈走愈偏,甚至走向一個有點「反常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