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 西西弗斯的神話
「上帝死了」的意思並不在於上帝曾經真實存在但現在已死去。「死」其實是代表著「上帝」在以往西方文明及世界觀的基礎,但現在已不是。過往的人們把人生、社會、世界都看成是神在背後的做功,是為使人靈魂得救而設的。這些在科學的年代都不再被人相信。
「上帝之死」代表虛無主義的到來。因為過往作為最高且普遍的價值自行貶值,人生在世卻無法為自己的行動找到意義,而行動背後也再無事物支撐。尼采卻從此看到人類能擺脫絕對價值設置的可能,每人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下何謂「美好」的定義,「好」這一字變得多元。所以,「好不好」再無定論,只剩下人生命有多「長」來實現自己的意義。卡繆也因此說出「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西西弗斯的神話中,他因為觸怒眾神而遭懲罰,命令他不斷將一塊巨石推上山峰。但每當他把石推上山峰後,那塊巨石都會從山峰滾回到山底,而西西弗斯只好再次將它推上山峰,永無休止。沒有什麼比這種永恆絕望、徒勞無功的懲罰更為可怕了。
尼采提出在命運已經遭遇我們時,就應當愛它。這其實是一種顯淺的思考:假如人生值得愛,那麼就不可能只愛好的而不愛差的。他彷彿是說不管命運終於成甚麼樣子,我們仍要懷著激情去接受。西西弗斯熱愛生命,因此他也同樣地接受懲罰,因為它也是西西弗斯生命的一部份。
西西弗斯清楚加諸於他身上的是眾神認為最痛苦的懲罰,那麼他要用自己的意志快樂地面對苦難,懲罰的意義便會在他身上失效。他輕蔑眾神,把懲罰視為自己甘願承受的,摧毀眾神對他的懲罰意義,終能不屈地存在。就如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云:「人可以被摧毀,但不可以被擊敗。」
如同尼采和卡繆所指出,在把那「該死」的命運變成「愛」的一刻,人就超越命運和荒謬。而在西西弗斯蔑視眾神的那刻,他就衝破了所有的枷鎖,沒有人能否定他的尊嚴與存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