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鹿記 - 第四章 - 京兆(15)

張守珪這番話充滿昔日的氣蓋,加上明月的青光照射在他的臉上,顯得更加懾人嚴武。康犖山能在訣別一刻見到昔日的張守珪,他也頓時不哭了。張守珪轉身向康犖山道:「孩兒,依你才能和本事,將來必定青出於藍。但你個性率直單純,易遭小人陷害。所以,你必須緊記,忠於朝廷也要提防小人。」康犖山立時抱拳授教。 

儘管康犖山如何遊說,甚至冒險疏通。張守珪最終也被押送到京城受審,最後判以死刑。康犖山能做到的除了遵守張守珪的遺願外,就是給予張守珪在前往京城的最後一段路上無痛無苦,不飢不渴的旅程。這件事之後,康犖山內心對朝廷官員產生了一種既恨且怕的成見。 

張守珪以節度使的身份下獄一事,可說是近年最轟動的事件。陸靖收到這消息後,立即回家向阿爹商討,看看能否拯救他。然而,對於遠離官場的陸象先來說已很困難。加上陸靖先前襲擊牛仙客及策馬於東西市狂奔外,雖然是好像告一段落,但陸象先認為先避一避風頭。因此,陸靖沒有再請求,但他明白嘗試還有一絲希望的道理。於是冒險潛入全國最大的監獄-長安監獄見張守珪。 

長安監獄位於京城西南方的一座堡壘,這是全國最大,看守最嚴密的監獄,內裡囚禁的全是朝廷重犯。長安監獄始建於武則天時代,當時為了囚禁圖謀復興唐室的宗室和大臣而建造。後來,開元年間政通人和,人人生活漸漸安定,長安監獄所囚禁的人越來越少。近年來有不少官員建議拆毀監獄或將其改建。 





這次張守珪下獄,可說是長安監獄最後收容的重犯。宰相下令重兵駐守以防出了亂子。但是,對於陌生的監獄,衛兵們不會四處亂走,加上這裡監禁的全是死囚,他們大多含恨而終,枉死,甚至被同倉監犯毒打致死者比比皆是。因此,不少靈異鬼怪的傳聞由此而出。駐守的衛兵被這些傳聞耳濡目染下,只在堡壘外看守而不敢內進。 

然而,這對陸靖更有利。他在宵禁之前離開京城,晚上穿著夜行裝,戴上黑面罩潛入長安監獄。事情比預期順利,陸靖很快便潛入堡壘內。堡壘內有四排,每排建有四座,共有十六座監倉,每監倉共可囚三十人。由於這裡囚犯不多,為方便巡邏,但凡有囚犯的監倉四角均設置火炬。堡壘內有三個監倉點有火炬,兩個在外排,只有一個在內排。陸靖認為張守珪乃朝廷重犯,必定會是內排的那個。 

陸靖沿城牆爬到堡壘內,他利用輕快步伐和靈活身法越過一個個監倉。未幾,他到達內排的監倉時,發現正是巡邏的時候,於是他伏在監倉頂,直到巡邏兵離開,他才跳進到監倉內。 

監倉內也有守衛兵,但時值深夜,所以他們已呼呼大睡。幾經搜尋,陸靖終於見到張守珪。 

張守珪自知時日無多,因此想用餘下的時光望多些東西,所以他每天只睡很少時間。他見到陸靖也感到突然。陸靖用低沉的聲音問:「張大人,你還記得我嗎?我是康犖山大哥的兄弟!」 





張守珪道:「當然認得,你是陸靖。」 

張守珪知道陸靖到此的用意,他說:「康犖山沒事,他還在幽州好好的。請放心。」

陸靖內心頓時放鬆下來。然而,看到現在落魄潦倒的張守珪,他不禁嘆氣道:「我知道這是蔣玄設計陷害,但他是潛龍的一員,未知張大人可曾知曉?」 

張守珪立即臉色一沉,然後苦笑起來說:「原來是這樣,想不到這麼多年來還要潛龍還繼續搜查下去。」 

陸靖知道他言中有意,他立時道:「究竟是甚麼事?難道蔣玄是潛龍派來的?其實離開幽州後,我一直在尋找蔣玄,結果查出他與潛龍有關的。」 





張守珪點點頭,然後嘆氣地道:「陸靖,蔣玄一事,你和犖山也不要再去查,否則只會大禍臨頭。他是否潛龍的人跟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潛龍背後勢力很大,縱然你繼續查下去得知蔣玄是潛龍的人,你也不會得到任何結果。」 

陸靖道:「我找出蔣玄就是要知道他為何要暗中出兵室韋,最後還殺死室韋汗。我們原本是可以和平相處。」 

張守珪道:「出兵室韋一事我清楚知道。蔣玄這樣做也得到我的同意。那時候我的確不信任你們那種想法,因為我是一位將軍,加上聖上也想大唐的威名傳播四方。相反,和平相處只會助大對方,日後更會危害大唐。」陸靖聽到這時候也變得啞口無言,雖然他明白身為將軍的做法,但改不了他的想法。 

但是,張守珪隨即道:「然而自從康犖山接手處理大唐邊境與奚族和室韋族之間的事後。我看到兩地的太平實在是幸福之至,而且兩族更加欣賞大唐的強盛。我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錯的。」接著,他輕拍陸靖的手背道:「現在我相信你們的做法是對的。不過,蔣玄為何要殺死室韋汗並將功勞給予犖山。那一點我就想不通。總之,陸靖,往事俱矣,一切還看今朝。現在犖山處理兩族事務很好,這也算是圓了室韋汗的心願。至於蔣玄就不要再找了,以免惹禍上身。」陸靖聽到了康犖山安全和兩族和平共處的消息,內心當然感到安慰。但他對於這位眼前快將被陷害而死的恩人也感到很無奈。 

「張大人,我還有甚麼可以幫到你的?」陸靖誠懇地道。 

張守珪微笑道:「沒有了。老夫已了無牽掛。多謝你冒險來探老夫,以後也不必再來了。」陸靖也回以微笑。接著,陸靖向張守珪拜別後便離開長安監獄。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