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春秋時期,晉國與虢國不和,晉獻公欲揮軍攻打虢國,但途中必須要經過處於晉、虢之間的虞國。虢國與虞國一直友好,晉獻公害怕虞國在戰事中插上一腳,令戰爭多添變數。晉國大臣苟息晉獻公向建議:「只要我們把珍貴的寶玉、駿馬等送贈給虞國君,他就必定會袖手旁觀,其至願意借道給我們。」
     晉獻公有所猶疑:「如果虞國收了我們的寶玉駿馬,但又反悔不肯給我們借道,又如何?」苟息便慢條斯理的說:「虞國君一定會借道,而且我們也不會失去這些寶物。相信我,這些寶物只不過是換個地方罷了。」晉獻公想了一想,便馬上派遣使節,攜著寶玉駿馬出使虞國。
     當晉國的使節為虞國君送上厚禮時,虞國君果然十分歡喜,馬上說:「我們可以借道!我們可以借道!」虞國大臣宮之奇馬上勸道︰「我們不能接受這些寶物,更加不能借道晉國攻打虢國。對於我們來說,虢國就像我們的『嘴唇』,國君應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不過,寶玉駿馬在前,虞國君那裡能聽得進耳呢?虞國君回應宮之奇說道︰「宮之奇啊,何必憂慮這麼多呢?晉君與我們一直關係密切,現在又送來了這樣多的奇珍異寶,絕對是我們的朋友,又豈能對他們加以猜度呢?」
     果然,晉獻公在滅掉虢國不久,就回國時藉口要在虞國駐紮休息。後來更在虞國境內突襲,與晉國大軍裡應外合的把虞國毀滅。虞國君的貪心,最終令他賠上了整個國家。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眼前的繩頭小利,卻因眼前小利而蒙蔽了整個大局形勢,最後更賠上了一切。貪念背後往往潛藏著危機。以「小利」誘惑我們的人,應當小心他們背後所圖謀的「大詭計」。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