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香港: NO10.車仔麵
小時候我家是開街邊檔賣車仔麵的,每天都會從家推著自家製的木頭車去到街上擺檔.木頭車先用木板做外層和底部,然後在底部加上四個滾輪.木板內先用銻分開九個小格,用來擺置餸.然後再將一個大銻格一分為二,一邊的用途是放湯,一邊是煮麵.當時的車仔麵只用四種麵賣,分別是粗麵﹑幼麵﹑河粉和米粉.那時的粗幼麵是一整個大麵餅,並不像現在分好一個個.我們會事先將麵餅煮至半熟,然後將麵餅弄散並放在一旁.待客人選擇車仔麵時才煮至全熟.那時的人吃鹼水麵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加醋,當然這不是口味問題,就讓我經驗老到的人告訴你當時吃鹼水麵不加醋的後果吧.當時香港製作鹼水麵時會加入大量的鹼水,但我十分討厭醋的那種味道.總是覺得怪怪的.所以每次吃鹼水麵也不會加入醋.於是吃完麵之後,會有數次去小便都會感到小鳥赤赤痛.解決方法當然有,一時在吃鹼水麵時加入醋,中和鹼水成分.二是吃入麵後喝砂糖水.顧名思義就是砂糖加水.但第二種方法要經歷幾次痛苦才會沒有那種生離死別的痛楚.當時很多小販的湯頭都是用燒完的大地魚加入味精熬成的.熬的湯十分清甜.我家也是這樣.當時也沒有MAY姐雞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用味精而不用鹽,雖然用味精會令到客人感到口渴,但是用味精熬的湯比起用鹽熬的湯甜,所以很多小販都會選擇用味精.當時的餸有豬皮﹑豬腸﹑豬紅﹑牛腩﹑蘿蔔﹑魚片和魚蛋.為了減輕成本,所有的餸都是自家製.魚片用多種魚肉混合,之後弄成條狀去炸.再切成一片片.小時候的我總喜歡趁魚片剛剛炸好時偷食,每次也會大叫「好熱」.媽媽總會附和「做死你呀」.魚蛋在家用把魚肉打至起膠之後,再用手渣出一個小球,用匙羹將魚蛋和魚肉分開,再油炸或者蒸.其他餸的製作方法不詳細說明了.以前很早就會在街邊擺檔,所以上班前食車仔麵作為早餐也很正常.在家會製作兩天後要用的餸,因為媽媽說最少煮兩天的餸才會入味,才能留著客人的胃,令他們再光顧.以前一變壞了的食物一定會扔掉,因為以前壞了的食飯真的會食死人,好像叫霍亂.如果吃死了人,麻煩就多了.當時用一元就能食到五六個餸再加菜.時至今日,車仔麵仍舊陪伴著香港人成長.雖然車仔麵的餸選擇多了很多,但那不變的味道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