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把故事寫完,總會被指責「爛尾」云云。

尾有沒有爛,我不敢說,亦不由我說,還是留給諸位看官自行評鑑好了。

只是還是各位把下面文字讀完,到時再下定律論不遲。



同一個故事,今天看、明天看、或是明年看,總該有不同的感受。



隨看者之個人經歷、品味、修為的改變,著眼之地方亦該各有不同。

例如你今天看來,可能覺得我的故事感人至深,

可待得明年,閱歷多了,又會覺今天所讀的不過是可笑幼稚,無聊透頂的低級趣味。

反之亦然,

你可能今天看來,覺得是不堪入目的,



待得以後因緣際會,經歷過相類似的,回頭再看,又會覺是自身的讀白。

所以說,人人感受不同也不是異事,

有人認為好,自然有人認為差,

好真的是好麼?差又真的是差麼?

都不是,就不過是在乎看者的心境。





我從來認為,故事寫的情節在一部小說裡不過是次要,

人物性格與當中的感情才是一部小說的靈魂所在。

這個月來,我看其中一種主要批評的觀點,都說我「不寫實」,這觀點我認為不錯。

小說由諸般巧合交織而成,這並不礙事。

所謂故事,就是容許巧合與想像,

不然過於著重寫實,仿佛又會成了平白的敘述,失了故事給予我們天馬行空,異想天開的權利。

當然寫得合乎現實,而又出色的作品比比皆是,



不過是次我選的,是一種古怪離奇的情節,希望給予讀者一種現實中得不到的感覺。

所真正著眼,要合乎現實的,反而是人物的性格與感情。



這次寫的故事,中心主題是:「愛情用甚麼來衡量?」

或者可以說成是,「愛情是甚麼?」

把這點搞清,其他一切就好明白。

打從故事的開首,Khloe會說主角以「性愛」來衡量,



主角亦不諱言「愛是越做越愛」,就可見一二。

但「性」在「愛」裡頭,真的如此重要麼?

答案不好說,所以有了後來的角色。

而整部小說所著眼的,反而是Khloe與主角二人性愛觀的改變,此點以後再述,

以下還是先分析各女角所代表的標準。



Meimei

Meimei因其不幸的成長背景,對「性」看得淡薄,覺得是平常不過的事,直接一點就是比較隨便。



因此被主角強暴以後,她並不氣惱,

但她給主角用心燒飯煮菜,主角沒有看上一看呢,她就要怒了。

而後來主角與Meimei同床而睡,卻沒有性愛,更是令Meimei為之傾心。

Meimei著重的,便是「關懷」與「重視」。


又有Meimei在牛佬前,被逼揭破身世,主角逞強,

說不管Meimei有何身世,亦當毫不介意,會對她不離不棄。

Meimei大受感動,所著眼的,是「不計較」和「無條件」。




另有馬臣一節,雖沒有花太大篇幅詳述,但亦可看出一二。

馬臣要給予Meimei大屋和生活費,Meimei只接受前者,

顯出「金錢」對Meimei而言,是不足道的,

反是她知道馬臣已婚卻瞞著她,她又會不喜歡,她所看著的,便是「信任」。



小橋

小橋的身世被我省略了,這在下文會補述,但先分析她的愛情觀。

在酒吧裡頭,主角與小橋素未謀面,只知小橋被人追捕,

當中的曲折是非,更是毫不知情,卻可以義無反顧地助她逃去,

小橋後來知恩圖報,著重的,便是個「義」字。


後來大橋為牛佬所狹,主角替她救出姊姊,

卻害得睪丸破裂,失去繁殖能力,這便是著重「恩」。


而小橋雖然心中對主角有情意,卻三番四次的讓愛,

任主角罵她辱她,依然甘心,就是認為愛情是要「付出」。



巧兒

巧兒所以對主角一見鍾情,就不過是主角沒有像旁人一般忽略她,

對她沒有打壞主意,可以說成是「真誠」和像Meimei一樣是「重視」。


但巧兒更值得讓人思考的,是其後來的改變。

她本以「迎合」去獲得愛,花盡心思為的就是別人的重視,

所以她就甘願向主角投懷送抱,而後來阿楓離她而去,她亦甘心以性愛挽回,結果懷孕。


巧兒懷孕後把孩子說成是主角的,便是想以一種「責任」將其束縛,只是最終沒有成事。

只是到後來在醫院被小橋所感化後,她又學會像小橋的付出和奉獻,可問題又來了,

她要令主角愉快,便要編個謊話,說Khloe與Kelvin無染,

愛一個人應該說真話傷害他,還是說謊保護他?

這又是難以取捨。



丹丹

丹丹出場次數不多,可她又代表著另一種愛情觀。

丹丹為情自殺,而害得癡癡呆呆,

到後來事業有成,卻又甘心為主角放棄一切,只要能夠伴著心上人,一切也就滿足。

這是一種「毫無保留」的愛,連生命也可以付出的態度。

當然生命珍貴,愛一個人愛到要死,也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大橋

大橋出場的次數比丹丹要多,但對白卻小得可憐。

她與小橋一樣,對主角是感激的多,是一種報答的恩情,

但是否如此值得以身相許,是不是愛,也說不定。

不過大橋知道妹妹鍾情主角,也就對他好,隱含一種愛屋及烏的心態。


而大橋的話不多,後來在拍照時,向主角主動獻吻,

又有點無聲勝有聲的感覺,原來真正傾心,大可不必宣之於口。






因為墮落,所以相遇?

故事中主角與眾女相識,看似是巧合,卻其實都是因為每人背後的悲劇所串連。

像Meimei,就是因為曾受父親與男友的凌辱,又戀上有婦之夫,所以性愛觀變得隨便,才開始了和主角的因緣。

而巧兒,就因被朋輩所排擠,自少缺乏認同感,才會因主角對她的重視,而為之傾心。

丹丹則是愛人慘死,殉情不遂,變得痴痴呆呆,流連大街,才會與主角遇上。

小橋和大橋的悲劇,在故事中沒有明寫,主要是因作者的偏愛,而不忍心下筆。

但在字裡行間亦可知一二,例如從大小橋的家中,可看出她們背景清貧,

而小橋後來偷呃拐騙,與不同的男人混在一起,又可看出背後又有一段慘事。

大橋身為姐姐,與妹妹相依為命,妹妹偏生愛鬧頑皮,不循正道而行,才使她常常以身犯險,當中的辛酸,又是不言而喻。



當中最特別的是Khloe,Khloe與其餘眾女角是截然不同。

Khloe與主角的相識是一段平凡的青春純真愛情,可卻以一段悲劇作結。

主角只顧與Khloe發生性關係,接連搭上她的好姊妹,

這些衝擊,就改變了Khloe的人生觀。

也就是說,Khloe的悲劇,正是主角造成。

所以按故事的邏輯,悲劇後必然墮落,Khloe的墮落,就是跟主角分手後結識了Kelvin與阿楓。

先了解Khloe墮落的因由,和悲劇後必然墮落的規律,其餘詳細的會在後文再詳述。





三場甜戲

故事中真正所謂「加甜」,即與主角短兵相接的場景有三場,

分置在故事的前、中、後,三部分,但這三個所謂的情色場面,

都不是正常的性愛,而是因心結而造成的強暴。


第一場在Meimei家中,主角因東窗事發,令Khloe出走,遷怒至Meimei身上,而對之施暴,

結果當然是不單與Khloe分開,就連Meimei也留不住,主角孤身回家,惴惴不安,心裡惱悔內疚。


第二次是在海邊,主角因知道Khloe與Kelvin有染,心裡自卑感與羞惡感混雜,所以把巧兒強暴,

結果是被人拍下過程,再次令Khloe出走,同時令巧兒有藉口把懷上阿楓的小孩,說成自己的。


由此可以總結出:因感情創傷而起,繼而強暴,不幸的結局收場。


所以可以如此猜想:

第三次強暴在Khloe家中,Khloe因感情創傷,

例如後悔沒有跟主角廝守、被Kelvin毆打等等原由,此處留了一個想像空間,由你對Khloe的理解而定奪,

但主要大方向我寫了兩個,1.主角富有/Kelvin窮困,所以Khloe後悔怨恨 2.Khloe身上傷痕,代表被Kelvin虐打,感情不順

當然有不少巴打提出的理解亦相當有見地,例如會說Khloe被要脅、Khloe是要拍下與主角情慾照再圖勒索、

或是有進一步推想,說因Khloe知道主角喜歡做愛,所以改變迎合種種,

我認為各種想像皆可,各人因對Khloe的看法,會有不同的觀點,這原是自然不過的事。

只是有人說,我完全沒有給出任何提示,這可又不對了,上述就有至少兩點是我寫了出來。


Khloe的感情創傷一節解釋過,強暴也不用多提,自是Khloe主動拉開自己的內褲,與男主角交合,和後來的欲求不滿。


故事以Khloe念咒般的「比我,我仲要。」作結,Khloe與主角的後事沒有提及,但根據上述的規律,結果自是悲劇作結。

我給出的提示就有兩點,1.Khloe將成人婦,譜出如此不倫關係,自是陷入深淵 ,

2.Kelvin宣稱洗澡,可最後二句說,「屋內沉靜」,隱隱與在Meimei家時呼應,Kelvin破門而出,也是大有可能

所以結局不是開放式,而是明寫了Khloe墮落後的收場


上述所給的解釋,有心人當然可以說成是穿鑿附會,不過我會說是有跡可尋,

即使當中的規律不明顯,我也實是給予了足夠的線索。




結局解拆


我看有不少意見,指我有很多伏筆沒有交代,

可在我看來,與Khloe重遇前的所有伏筆,都已給了清晰的解說,

唯一真正留下想像空間的,就只有尾段寥寥一千餘字,

所以我不認同有讀者指我甚麼也不解釋,可以只看Post1然後FF結局。

由於重遇前的伏筆,內文已然交代,而當中每人不明之處又各有不同,

所以歡迎留言提出,自當會一一告知。


且說與Khloe重遇後的情節。


現在的結局惹來一陣爭議,其實這是可以避免的事,只是何以要選此如此爭議的情節作結呢?

若我選擇在與眾女同住,或重遇Khloe,Khloe回過頭的一剎作結,自是不會引起眾多讀者的唾罵,大不了是說我Tvb而已。

我想會作如此一個結局,是出於一份執著。

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原是無可厚非的事,

只是若憑一個結局而將整個故事否定,這又實在太殘忍了。




先說為何以十年為限,而非一年後。

有心思細密的讀者也看了出來,這實是因為Khloe性格所限,故需以十年的光陰使其性格的大轉變變得理所當然,

而轉變後的Khloe,又實後十年前的主角無疑,似是兩人恰恰對調了。

例如十年前會是主角只顧念做愛,可十年後會換作Khloe作主動,而且欲求不滿。

十年前會是主角在客廳越軌,十年後就換作了Khloe。


我特意把Khloe的墮落省略,但從字裡行間,仍是有跡可尋。

我在故事的中後期寫重覆寫過,Khloe與主角分手後數月,已與二男糾纏不清,性關係混亂,這也是為何Khloe說已經回不去的原因。

由此推論下去,Khloe在分手後的數月尚且如是,十年就更不用提了,自是更不堪。

此處本可再添筆墨,細細描述,又只因作者對Khloe這角色有了感情,而不忍清清楚楚的把她毀了。

但可以清楚理解到的是,Khloe十年間經歷的,便是與主角分手後數月的延續,簡而言之就是不堪入目的濫交生涯。



更重要的是,尾段如此省略,又會帶出主題所想:「愛情是用甚麼衡量?」

當主角經歷十年成長,Khloe經過十年墮落,

主角自然永遠不會知道十年來,Khloe所發生的事,Khloe也不會明言,而即使說了,當中真偽,也是難分。

而Khloe如何腐化,又於故事意念無甚影響,末段想要帶出的,是Khloe已腐化,已變質的事實,

而非要深究她身上發生了甚麼,故就留了個懸念,讓讀者自行理解。如此不寫得決絕,除了是怕傷了部分讀者的人以外,也是作者之不忍心。

又因在末段中,曾以小橋的事作例,指「有些東西還是不知道好,不然又掀出更大的悲據。」

這其實是主角的心境變化,當經歷了Meimei和巧兒等人的事,

知道得越多,當真就是越好麼?

所以就算於主角而言,Khloe的往事也是不知道的好。



當主角對Khloe這個十年來所思念的初戀情人的經歷一無所知時,會如何心情,如何反應,才是尾段真正想要讓人思考之處。

結尾Khloe的呢喃,表現了Khloe要是一種對性的原始需求,是一種失去理智的性。

原因如何,我們不知道,

但主角在此情景,也自然是不知道,

他心裡要計較的,自然是對Khloe的感情,

例如,是否要Khloe愛他,主角才會以愛回報?愛情又是否以時間衡量?思念又是否愛情?不知道Khloe十年來的經歷,主角又是否可以如一?

如此種種,其實還有很多思考的空間,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我們都不知道以後主角與Khloe最後會發生甚麼,只可以肯定他們的結局,註定是悲劇。




最後大概有人要問,即使是表達相通的意念,結局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

我會說:有,但現在這個是最適合的了。



聖姑的小說就像一杯雞尾酒,

喜歡喝烈酒的,自然嫌棄當中甜味過盛,毀掉原有的清冽酒香,對之瞧不起。

喜歡當甜果汁喝的,又會嫌棄當中隱隱苦澀,不易入口。

喜歡豪喝啤酒,粗粗喝過,只求一醉的,自然又不是味兒。

當真遇到對味的,又有分一喝而即喜的,和多喝幾口才喜歡的。

就苦了那杯中醇醪,只有用心調製那Bartender最是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