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十八十年代起,港英政府大力推動社會形式的轉變,由以往的勞動型社會逐漸轉成知識型社會,以「學識」為社會階梯向上流的資本。從1971年推行的小學六年免費教育,78年的三年初中免費教育,至80年的九年免費教育,至07年的十二年免費教育。事實上,始於六十年代中期,港英政府已倡議免費及強迫教育的政策,提出「任何教育政策的最終目標,必須能為每一學生提供其所能吸收的最佳教育,而其費用是家長與社會所能承擔者」。但往往我們在談及香港最近的政制及民生轉變時,彷彿忽略了以往教育制度對現今香港造成的社會分歧與矛盾。
觀近日對於政制及民生的意見,可分為兩極的態度-一、民生就是經濟支持,自由民主亦然,人民需知足知命,帝皇之力與我何哉,保住飯碗最緊要;二、我有我的社會責任,為自由與民主的祟高理想竭力爭取,我才是社會的主人。因此兩種根本且南轅北轍的動機所推動,才會引發起現時似乎絕不相容的社會矛盾,造成支持真普選及支持中央決定的兩大聲音。(且不論「支持佔中」和「反佔中」的意見,因此純為方法上的分歧,而非價值觀上的分歧。)
但為何突然會有這兩種不同的聲音走出來?好像是2003年七一大遊行起,這兩種聲音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再看回文首所提及的社會轉型及教育改革的問題。當時第一代受這些政策所影響的學童,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成為社會的棟樑,經過年月,社會當家的權柄已經落入他們手中。而因為當時推行的,是全民性的免費及強迫教育,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以前大幅增加。相對以前,六七八十年代貧困社會,人人著重如何以勞力力爭上游,賺多幾個銅錢支撐生活,小孩也要幫補家計的時代,人人為糊口而努力,為經濟發奮,那年代的社會當家,未知道原來社會除了建立經濟,還需顧及其他因素,而那些因素,則是倉庫凜而後知、衣食足始思慮的因素,那些因素,也是學生開始接觸到的普世價值,不止於金錢與經濟的發展,也就是社會的公義、人民的自由等等,這些這些,一一在昔日獅子山下的年代,都一直被忽略不被注意,或不被公開談論的東西。
而當時被視為毛孩,受著免費教育的學童,如今已成為社會的棟樑。他們對社會構成的元素,已不能與昔日的同日而語。未認識接觸過,或對那些元素沒有憧憬的老一輩,自然就不能理解、明白這一輩對社會的訴求。
他們的反抗,似乎是再也忍受不住社會仍然停留在以前以經濟為上的生活方式,他們感受到窘迫,才在這個時候爆發。而上一輩的人,則會以為自己白白養了孩子這麼久,他們好食好住,才沒事找事幹,把非一日建成的羅馬翻倒。事實上,對這一輩而言,那些年的香港一直都只慬用錢來堆砌,一切風光繁華,實在是建基於不穩的銅錢。在只顧經濟而向人低頭獻媚,只顧經濟而割捨那些支撐著穩定社會,給予人民真正力量的種種權利。這,是上一輩的人能夠理解的嗎?這,是他們渴望自到的嗎?
再下一城,十五年免費教育,又會對未來造成怎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