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遺山先生有感於大鴈殉情而作之流傳千古的名句 “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 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 離別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 隻影向誰去?” 如果愛情只是那麽的純粹, 只有那麽的簡單, 商善也就不用逃離劍橋了. 

提到劍橋, 世人都忘不了徐志摩的 <再別康橋>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為愛而逃離劍橋, 在這點上商善與徐志摩有相同的地方,徐志摩是帶着對林徽因無限的惆悵而離開康橋的; 商善則是帶著對倩兒無邊的思戀而逃離康橋, 離開劍橋時商善的腦海裡迴蕩的就是這首 <再別康橋>, 但商善根本就沒有徐志摩的那種灑脫, 那種優雅. 很久以後商善迴憶起那段往事時, 覺得當時情景可以用李後主的詩來形容當時自己的心情, “最是倉惶辭廟日, 教坊猶奏離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其實就算是用李後主的詩歌來描繪商善逃離劍橋時的心情還是有點抬舉他了, 通俗點就用四個字, “連滾帶爬” 還算比較貼切些!

愛情是什麼? 當年的商善認為愛情就像是深秋老樹樹枝上的枯葉, 不管從那裡飄來陣微風, 枯葉就會悲悲慘慘, 淒淒切切地獨自飄零, 在冰冷中顫抖, 在寂寞中枯萎. 當年的商善和那個美的讓人咬牙切齒的倩兒愛得死去活來, 他們之間的愛就如同老樹上的枯葉那般, 缺乏土壤的滋潤, 哪怕是小小的一陣風, 也會讓他們分離, 各自飄零, 他們之間的愛好像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要無疾而終的. 

如果今天你去問商善, “愛情是什麽? “ 

商善一定會反問道, “你今天吃過飯了嗎?” 





如果你再問, “這吃飯和愛情有什麽關係?” 

商善一定會笑着問, “吃飯是什麼?” 

肚子餓了就想吃飯, 人無聊了就想戀愛, 這有什麽值得問的呢? 其實這就是今天商善對於愛情真正的看法. 這個看法可是大有來頭的, 這個故事説得就是吃飯和愛情的關係. 

曹溪六祖惠能大師座下五大弟子之一的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和倩兒熱戀時的商善就是 “看戀愛是戀愛” 的階段, 現在的商善則是 “看戀愛不是戀愛” 的階段, 或許哪天商善修行又提高了些或許就能明白 “看戀愛依然是戀愛”. 參禪之初的山, 禪有悟時的山, 以及禪中徹悟的山, 其實這三座山絕不是相同的山, 愛情也一樣.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