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泰坦: 世界觀設定
物極必反,變化越大,也就越趨近於其最初的形態。國境線移動,新選手加入,但權力始終能找到一個地方停靠。
這句用來形容二十一世紀初期,可謂最爲適合。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多數人會認爲東西方的冷戰會就此落幕,可惜,這些也不是事實。
中國古代經典《易經》曾教導我們,所謂「常道」是不可信的。歷史上只有「變道」是最常發生的,可惜人們總是喜歡把過眼雲煙當成歷史演變的法則。
美國霸權主掌全世界,中國驚人的經濟和軍力增長不知不覺閒,已經在10年代來到了盡頭。
美國聯合航空客機撞進紐約世貿大廈的一幕,同樣重挫了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接下來發動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被證明嚴重消耗了美國的國力。08年金融海嘯令美國和西歐國家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相反,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這些新興強國在二十一世紀迅速冒起,進佔原本被西方國家壟斷的國際舞臺: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宣佈成立,中國和俄羅斯加強在軍事和政治領域的合作。金磚峰會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並發表了《福塔萊薩宣言》,宣布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
一個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如何由衰弱變成強權,俄羅斯人必定最清楚。1930年代,魏瑪共和國只是一個被條約捆綁,經濟問題嚴重的小國;1941年,當年一蹶不振的德國卻化身成兵臨莫斯科城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
這幾十年閒,需要的,是一位希特拉般政治強人的興起。而俄國的政治強人,是普寧洛夫,弗朗基米爾。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政府就如魏瑪共和國一樣,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外國爭相瓜分俄國利益,直到2000年普寧洛夫當選總統。
前KGB要員普寧洛夫的鐵腕政策如何令俄國東山再起,首先可見於收購天然氣公司,把俄國的天然資源國有化。天然氣資源,自此成爲俄國的談判籌碼。
打擊烏克蘭橙色革命,和北約討價還價中,不難看到天然氣價格所發揮的作用。能源危機爆發後,身為石油資源出口國的俄羅斯,籍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而富有。
對外方面普寧洛夫積極尋求恢復蘇聯勢力範圍,2008年俄軍出兵格魯吉亞只是序幕。2014年俄羅斯利用一種新型的混合戰爭,重奪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在兩年内並透過東部的親俄叛軍控制烏克蘭全境。
2017年俄羅斯通過莫斯科宣言,宣佈和白俄羅斯,烏克蘭合併。同年,波羅的海國家的俄羅斯移民爆發騷亂要求加入俄羅斯聯邦,這種克里米亞模式第一次用於北約和歐盟國家。在波羅的海國家通過民族自決加入俄羅斯以後,歐盟和美囯加強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
然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非但不能孤立俄羅斯,然而令俄羅斯走向和中國的全面結盟。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軍事現代化體現在J-20等尖端武器的亮相。這個東方大國的重新冒起令美國開始擔心失去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面臨財政困難的美國也不惜加強增兵日本,菲律賓。
在進入10年代中期,隨著對美國和歐洲的貿易額嚴重減少,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減慢,主張市場經濟政策的領導層下馬,黨内開始出現減慢甚至結束改革開放,避免受歐美衰退拖累的聲音,軍事強硬派在國内民族主義高漲的情況下,分別自在南海,東海建立防空識別區,並且派出軍隊重佔部分南海島嶼。在對台和對港澳政策上也越見強硬,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因爲市民杯葛而失敗,和臺灣的政治談判不歡而散。
2014年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加上中國鷹派的擡頭令亞洲直接進入軍事競賽。終於在2018年俄羅斯參照有爭端的土耳其、希臘同時加入北約,允許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同加入上合組織,俄國的盟友印度,越南很快就和中共達成互不侵犯協議,除了確定藏南和西沙邊界外,還結成了一個緊密的軍事同盟關係,橫跨歐亞大陸,掌握全球大多數人口的軍事集團就此成立。
同年上合組織宣佈和金磚銀行合併,並準備發行聯盟幣以抗衡美元霸權。同樣因爲國際制裁而面臨經濟危機的朝鮮和古巴加入上合令東北亞局勢迅速惡化。
美國也不甘示弱,北約組織在布魯塞爾會議接納日本和南韓的申請,通過擴大條約集體自衛權草案,宣佈成立同盟協約組織(Alliance Treaty Organization),把舊北約組織的體系擴展到東北亞。
聯盟幣的發行加重了美國的經濟危機,故此美國不得不要求在聯合國召開決定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會。
2018年1月,根據上一次安理會緊急會議而召開的全球經濟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對現況不滿的激進大學生,失業工人組成的示威者手持標語,木棍,燃燒彈衝擊會場。
全副武裝的國民警衛軍駐守場地外圍抵抗憤怒的暴民;而各國元首乘搭的轎車,被美軍的汗馬車所取代,縱使這不能阻止防彈玻璃被石頭敲碎,燃燒彈落在車頂等場面出現。
聯合國總部裏頭,會議的激烈程度不下於戰場般的外面。急需外國支持美元體系的美國,不情願下也得邀請上合集團的代表出席,這為會議增添了火藥味,為未來世界的分裂埋下伏綫。
美國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基本上就是要求各國出資,支持美元體系,以便讓美元改革為全球貨幣,再把聯合國改革成世界政府,維持現有的經濟體系。也就是所謂「先救美國,再讓美國救世界」的方案。
上合組織不願意看到衰弱的美國再次統治全世界,於是他利用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杯葛美國的方案。
俄羅斯,印度和中共聯合向美國提出反建議,就是捨棄現存美元體制,把幾個新型貨幣統一挂鈎轉型,成爲真正的世界貨幣。而新生的世界政府奉行社會主義,把各國的天然資源平均分配。美國當然拒絕這樣一個會把自己毀于一旦的建議。
「…現在各國經濟的困難根本上是來自先進國家的帝國主義,無限度使用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所導致的。我們怎能交出資金,讓先進國家任意揮霍,然後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沒完沒了要到幾時?先進國家要為現在氣候反常,和能源短缺負上全部責任,而新生的社會主義體制能夠約束那群資本家,保障每個國家,民族的利益,達到我們長久以來所追求,人人平等的境界。」普寧洛夫的演説獲得整個會場,第三世界代表的掌聲。
「…俄國的建議,是要讓你們,還有我們每一位,捨棄現有健全的經濟體系,我們所信奉的生活方式,這是有違人道的。説穿了,俄國是希望透過新生的所謂世界政府,讓全世界都加入成爲這個新蘇聯帝國的一部分。你們應該還記得華約國家的沒落和蘇聯的解體,社會主義能達到所謂的均富嗎?你們希望成爲北韓一樣的貧窮國家嗎?(北韓代表這時候站起來指罵)讓我們擺脫虛無縹緲的馬克思主義,腳踏實地吧。現在你們眼前就有一個挽救世界的方案,把握時間吧!」美國總統詞鋒尖銳的反駁,引來第三世界國家和西方國家之間你一句,我一句的指罵。
無目的的謾駡,無意義的討論讓整個爲期兩星期的會議未能達成任何共識:由世界貨幣的組成,世界政府的制度,到各國2020年前的減排目標還有石油配額。
不過美國早以立定心志,開始建構「世界經濟聯邦」(Union of World Economy)。來自歐盟,還有各地盟友的資金讓美元匯額回復穩定。
3月,無視著上合集團,還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對。美國已經讓聯合國進行各種改組,歐元,美元,英鎊,日元等組成的聯邦幣開始流通,取替各國的舊有貨幣。世界經濟聯邦的羽翼已成,19日,各國於聯合國總部的簽約儀式,和美國總統主持的成立儀式,只是形式上的門面功夫,因爲上合組織已經宣佈退出聯合國體系,而條約的簽處是聯合國最後一次有實際意義的官方場合。
4月6日,上合組織開始了建設它的正式首都,是位于其東北大約800公里處,貝加爾湖北部,安加拉肯森林區的首都市。名義上這是爲了平衡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領導權,可是實際意義是要讓上合組織的心臟遠離美國航空母艦的打擊範圍。
這是主張消除民族國家之間隔膜,所興建的新城市,連同首都市興建的還有自森林區延綿至西伯利亞的生物水稻工廠,在中國工人強大的生産能力下,首都市的主要建築群還有鐵路配套在兩個月後已經完工。
這代表世界再度被兩大軍事同盟協約所分割。跟上世紀的冷戰一樣,雙方依然未敢開戰,不過緊張氣氛的蔓延,令世界離戰爭已經不遠矣。
歐盟也不甘示弱,和因爲石油減產而貧窮的北非多國簽訂太陽能合作計劃,在撒哈拉設立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美加兩國也能夠通過大西洋的輸電網絡得到供電。北非國家依約獲得經濟,糧食援助而走向富庶;巴西,委内瑞拉,蘇丹,坦桑尼亞則選擇了加入上合組織;美國承認中華民囯並允許加入同盟協約令兩大集團邊界綫上零星的衝突和代理人戰爭新冷戰的環境下無可避免。
2019年美國的頁岩氣生産使它成爲全球最大的能源輸出國,嚴重打擊依賴輸出石油的中東國家。中東兩大強權,上合組織支持的伊朗和同盟國支持的沙地阿拉伯在伊拉克和敍利亞的内戰中的矛盾日漸激烈。
停泊巴林麥納麥港的,是史坦尼亞號戰鬥群,作用是防止伊朗進攻巴林,另一個ATO成員國。艦上的官兵,以至華府的官員都不相信伊朗能夠在短期内結束約旦河,麥地那的僵持戰局,對南方的巴林發動進攻。因此,前一天的晚上,對離艦慶祝的官兵來説,是花天酒地的一晚。
晨光在海平綫上興起,暮色把一首首灰色鋼鐵巨艦籠罩的時候,國慶日的第五艦隊就如解除了武裝一般。恬靜而愉快的氣氛,令人不期然想起珍珠港。
死神就在這個時候降臨,而來臨的不是漆上膏藥標誌的零式戰鬥機,而是一枚屬於伊朗的蘇維埃533mm,53-58核子魚雷。一切,也在耀眼的強光之中結束了。這就是「史坦尼亞號事件」。
伊朗利用這個契機,對巴林,還有沙地防綫的後方發動進攻。而美國的報復也迅速來臨,B-2轟炸機發射的,搭載核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襲向阿巴斯港,設拉子,德黑蘭,沙地阿拉伯的核子彈也落在中東聯軍的重要城市,核子庫和發射設施,和約旦河前綫。第六次中東戰爭在一日内,升級為中東核戰爭。
伊朗能夠做的只有連同盟友敍利亞變本加厲地使用核子武器,招來更多的報復。更不能阻止武器先進的盟國軍隊把約旦,敍利亞,也門和阿曼一一降伏,沙特也處於分裂和内戰。中東聯軍的主要城市幾乎都遭到了核子武器打擊,難民四處流竄,已經完全失去戰鬥能力。盟軍佔領設拉子,德黑蘭遭到兩次的核子打擊。前綫出現的,只有一面倒的戰局,而且缺乏輻射防護裝備的伊朗軍隊除了投降,也別無選擇。
被遺留在沙特阿拉伯東岸,科威特,阿聯酉等地的伊朗孤軍,最終選擇在油田引爆剩餘的核子武器,在燃燒的黑金中奔向阿拉的天國。中東核戰爭在沒有和約簽定下自行落幕。
短短幾星期的戰爭造成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亡,大量的核輻射令阿拉伯半島,以至伊朗出現難民潮,自身的貧窮令其無力重建國家,重要城市荒廢。難民湧到未受影響的埃及,也門和阿曼。
中東爆發的熱核戰爭反而冷卻了上合組織和同盟國之間的武裝對峙。同盟協約組織和上合組織,於聯合國的分裂以後第一次在香港會面。
會議同意了協助中東地區重建,建立兩軍聯合通信機制,恢復臺灣海峽兩岸直航的建設性建議,另外,香港被允許成爲世界經濟聯邦和上合組織之間自由交流,自由貿易的非軍事特區,在中國駐軍撤走后成爲自治城市。
自治城市在聯邦的協助下能夠擁有防禦性的治安部隊。
上合和聯邦都樂於看到自治城市的出現,除了因爲它非軍事區,為兩方提供緩衝以外,自治城市也能為兩方的非正式政治會面提供場所,還能進行兩大經濟體系之間有限度的貿易接觸。香港,雙方人員貨物都能自由入境的聯邦飛地,就是因爲受惠於這種貿易,累積兩個經濟體系的財富而迅速在戰後蓬勃發展。
同盟和上合之間均不樂於看到直接相鄰的國界,尤其是部分敏感的戰略重地。於是,所謂的中東核污染區在和約中被建立起來。作用,美其名是避免在核輻射環境中再度作戰,帶來更大的核子污染,而事實上,用來組閣來自對方的直接入侵,阻止對方的思想傳播,還有情報人員和武器的滲透才是他們主要的作用。
2020年尾,普寧洛夫委任了溫和派的艾雲諾夫成爲民族社會主義黨總書記,紅色俄羅斯總理。上合組織在他的主持下,和同盟的關係得以改善。
雙方在海參威簽訂了《第一次裁減軍事武器條約》,戰略核武器的運用也被加以限制。其後,上合向聯邦爭取到每年經濟和糧食的援助,聯邦就由上合得到石油和部分重要工業原材料作爲交換。
不過一般專家相信,上合和同盟也非常珍惜和平時期的政治,經濟成果,大規模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仍然偏低。
2021年4月至5月,上合和同盟將就第二次的和平條約在海參威會面,就核子武器裁減和檢查達成共識。同時,上合組織和同盟於亞丁灣展開了聯合護漁演習,隨著這項條約的簽訂,經過五年的對峙,兩方之間的互信正在慢慢建立。人類的未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