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龍之戰篇 : 第五章–劉備募兵
 
劉備簡雍、關羽張飛,又濟濟一堂在那簡陋屋子裡用飯,這時已近深夜,是劉簡二人回來後的第一頓飯。
關張二人快快吃完,把筷子放下;劉備對張飛輕聲道:「益德吃飽了,可以把敝在肚子裡的問題…」
張飛已急不及待搶著問道:「我說大哥你是不是在京城遇到貴人,身上帶著什麼令牌?我看你只是跟橋瑁的人說上幾句,這批不義軍便乖乖的帶一點糧食走了!」
劉備對簡雍笑了一笑,簡雍仍在咀嚼,便含糊不清地道:「那用什麼令牌……就拋出一個人的名子……袁紹!」
「袁紹?」
劉備回村後,只概括交待了董卓在京城作亂的事,到此時才告訴他倆,曾與曹操有過起義的協定,和離開京城後遇到袁紹親自迎接。
關張均異常驚訝,論身份地位,只曾當個縣官的劉備與袁紹相差何止千里;不過,只要想想劉備的老師盧植乃袁紹招攬的對象,袁紹『愛屋及烏』,也就不足為奇。
劉備並沒有提及他本人與袁譚的私交。




一聽到他們將會起義軍討董,關張二人精神一振,「我們的兵是沒有白練了!」「我們兄弟振臂一呼,我看村裡大半的人都會跟著!」
劉備淡淡道:「公孫瓚留的二百人,不管我們去那裡他們都會跟著;但村裡的壯丁嘛……大哥提醒一句,你們盡力遊說便是了,但不要對結果失望。」
不消數日,關羽張飛真的失望透頂了;他倆連日來跑偏鄰近村落,費盡唇舌,告訴村民誰是董卓,解釋什麼是皇帝被廢,起義的目的是什麼……諸如此類,連張飛也把嗓子喊沙了!到最後,承諾會參軍的年輕人不到練兵時的十份之一;到出發那天人會否更少,還真難說得很。
說到底,那些年輕人肯勤於受訓,其初心僅止於保衛自己家園,這也是兩廂情願的。
劉備在這數日忙於跟長老們交帶村中大少事情,當然給關張百般埋怨了!但劉備承諾,他會在出發前親自到每一條村去游說參軍。
***
終於到出發那日,很多村民從鄰近村莊,扶老攜幼地來相送;幾天前,劉備吩咐張飛帶著公孫瓚的二百人離去,然後自己再親自到每一條村跑一趟。
關羽手拿著旗幟,身後站著不到三十人,場面冷清清的;關羽頓感窩囊透頂,恨不得與張飛對調位置。
劉備跟村民說了一番道別的話,最後大聲呼喊道:「我們兄弟能給鄉親父老的就這些,之後我們去討賊,上天眷顧的話,跟大家會有再見之日!各位,請珍重!」
經過將近一年的相處,說彼此間沒有感情是假的,更何況劉備他們確實給了各村很多實際的幫助和領導,村民生活都穩定起來;現在得悉他們要去『討伐馬賊,為民除害』,但人丁卻如此單薄,心裡不禁起了一絲歉意,不少人都低下頭來,有些則是在你眼望我眼。




群眾裡也不知是誰先發聲:「我要跟關二哥一起去當義軍!」
「我的大兒子也要去討伐馬賊!」
關羽心中一陣安慰,卻沒有回頭去看有多少新人加入,怕又要失望一次,但人聲越來越嘈吵,回頭一看,人數已加了一倍!
很快到處都是人聲鼎沸,眾村長見狀,便叫劉備多待一天。
翌日,關羽作最後數點,總數接近二百人!但接著看見一青年哭著臉向他跑來,關羽心裡一沉。
此人正是關羽多月來悉心培訓,當天跟張飛作過對手的青年;他父親剛在昨天去世,加入義軍一事要泡湯了。
關羽安慰道:「不要緊,先照顧好家人,關某終有一天會回來找你,是了子沛,你今年幾歲?」
子沛答道:「十七歲。」關羽記住了。
在去酸棗的路上,劉備四人策馬走在前頭。
張飛先開口道:「我明白了,我跟二哥喊了幾天,把喉嚨都喊破,也就說服得了三十多人;大哥平常話少,一開金口,人人就聽了!」




關羽接口道:「大哥除了那趟到幽州和京城以外,人在村的時候,每天都是對村中大小事情上心又出力,我說,村裡的人是看在眼裡的!」
簡雍點頭附和道:「對著平常老百姓,最有力的話,是用一對手說出來的!」
劉備輕笑了一下,先望了關張二人一眼,再望向簡雍,問道:「憲和也認為是這樣子嗎?」
三人都征了一征,「難道不是?」
劉備沒有回答,卻笑著反問:「你們為什麼就不問我,出發前都跟村民說了些什麼?」
「還有什麼可說的?不就是說什麼董卓作亂呀!涼州馬賊呀……」
「都不是,我只跟村民說了一個事實,和幾個流傳了多年的故事。」
「什麼事實?什麼鬼故事?」
「即使是守衛家園的農兵,也需要有懂兵的人,給他們持之以恆的訓練;就好像種田,不能期望種一年就吃十幾年;還有,沒有親身打過仗的兵,是經不起考驗的,到真有一天盜賊來犯村……」
「哈!有門道,大哥不愧是大哥,那故事呢?」
「當年春陵軍起義反莽,光武帝的將領到處募兵,到最後……一開始就響應的農兵豈不都衣錦還鄉?」
「哈哈哈哈!這個算是有點愚民吧!不過話說回來,玄德也是皇族之後,討董成事後論功行賞,我們不貪,就不用虧待那些村民!」
 
參考文獻:
《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裴注引《英雄記》: 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 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