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 確診了
 
 
疫情大爆發
 
今年是最沒有農曆新年氣氛的一年,部份人不敢出外拜年,一來是害怕病毒感染,二來害怕確診了也不知道,傳給年老的家人,自己也過意不去。不久之前已經出現過搶購潮,想不到今年會再現。
 
不是搶購防疫物資,就是搶購食物。最近還搶購快速檢測包,真的需要嗎?而施情的餐廳在春節裡休息數天,再加上疫情來襲,決定休息一星期,看看疫情發展再作決定。




 
轉眼間過了三日,新聞裡不斷傳出確診及圍封的消息,我們非常擔心。外國傳聞確診了,就像一般的感冒,不久便會好轉。但是我們有六隻小貓,萬一確診了,他們何去何從將會是一件令人擔心的事情。
 
聽說某個國家的小貓確診了,很久也沒有痊愈,不久後竟然被毀滅了。世界好像變得冷血無情,人類的生存就可以不尊重其他生命嗎?
 
所以假如我們真的確診了,我是絕對不會把我們的小貓交給官方,即使殺死我也會盡最後一口氣保護有如子女的小貓。
 
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一群,整個新年都沒有去其他地方或者拜年。不然確診了就麻煩,而新聞還傳出不少信眾到過車公廟拜神後確診的消息,真是一個沒有新年氣氛的新年。
 
就算不想出外,還是要解決三餐的問題。沒有人想過末日景像真的來臨了,解決三餐也要提心吊膽,到底外出用膳,還是在家做菜也令人頭痛。




 
一來街市不斷傳出確診消息,街市的通風能力眾所周知出奇的好,沒有信心走入街市;二來出外用餐也是問題,施情沒有開店,供應商便沒有來貨,而且她的店不在附近,即使取存貨也困難。而附近雖然有其他餐廳,但是也擔心他們的員工確診了而傳到自己的身上。
 
難道真的說一句信政府就會天上送來潔淨的食物,使平民大眾有一餐溫飽?現在的香港就像走到街上都要冒生命危險才能得一餐溫飽暖肚。
 
原本一直期望疫情會在一、兩星期後便會有減退跡象,起碼走到街上都不用提心吊膽。
 
可惜疫情不是逃避了就不會爆發,由二月開始數百宗確診個案,轉眼間單日確診已經千多宗,後來已經每日過萬宗確診。香港甚至全世界都瀰漫著疫情再次嚴重的陰霾,生活恍惚回到了戰爭時期,到處都人心惶惶。
 
電視每天都播放著確診數字的新聞,數字只見不斷上升,每天不是留意這個數字就是那個數字,就是有多少人確診,有多少人死。每人都擔心自己走到了死亡的邊緣。




 
還有留意的,就是今天有那個地方需要被圍封檢測,好的說法就是圍封,事實上就是限制你外出活動,在家坐牢。所以每天都很擔心,會不會明天就不能外出呢?這就是大眾們搶購物資的原因。
 
雖然目前還是在家工作,工作量也因為疫情而減少。另一方面,施情的餐廳不可能長期關閉,所以她決定了重開餐廳。
 
重開以後,員工不是因為需要隔離,就是需要強制檢測。人手非常短缺。
 
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我也需要在餐廳工作。以往都試過跟施情一起工作,就是她可怕的大女人性格,導致大家關係多次出現勢成水火。但是現在真的沒辦法,只好儘量保持耐性,儘量把事情做好,避免被她責罵就好了。
 
 
分身術
 
我不是辦事能力高的人,一下子分身兩個角色,難度甚高。一方面收到上司阿Ann通知需要交文件,另一方面又要處理包裝外賣、收銀等工作。真的很難兩全其美。
 
不久樓面的同事可以上班了,這一次又到廚師需要圍封檢測,我廚技慬一二,拿起鑊鏟便是廚師,飲食行業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有些餐廳會執行自由工作位置的安排。




 
施情期望員工能夠擔當任何位置,成為一個全能型員工,所以跟她一起工作的員工都深感壓力,而我這半個員工,不熟悉所有崗位,所以壓力很大。
 
作為一位員工,不是害怕沒有工作做,而是害怕工作不會做,或是做得不好便會受到責罵。
 
而且我跟施情的關係特殊,她不能善待於我,因為會令到員工覺得老闆偏私,所以只要我做錯了,她必定會嚴懲責罵。
 
即使我的頭皮再硬,也很難得頂上,假若情緒處理得不好,又是吵架收場。過往不只一次因為工作被罵得狗血淋頭,所以我才不願意在施情的餐廳工作。
 
最慘的事情,莫過於同時需要處理兩邊工作。左邊又收到上司阿Ann的指示,需要埋頭苦幹;另一邊又收到施情的指示,需要包裝外賣。真是生不如死的分身術。
 
我只好先完成阿Ann的指示,因為絕不能給公司知道,我使用在家工作的時間在施情的餐廳打拼,若然被其他人知道了,可能工作不保。
 
而阿Ann給我的工作不是一時三刻便能完成,唯有暫時放下餐廳的工作,但是卻換來施情的不滿。不時帶著臉色走來問道什麼時候才完成我公司的工作。唉,我已經飾演了分身術,難道真的要把我分開兩邊,她才高興嗎?
 




一下子就工作了兩小時,交回報告給上司後,便返回餐廳的工作,但是餐廳已經過了繁忙時間,難聽過問候別人的說話又再次從施情口中爆出來:「你就醒啦,忙完你就得閒。」
 
她又一次不理會我的自尊說出難聽的說話,難道要我習慣她的無理取鬧?我沒有反駁她的意思,畢竟這裡是餐廳。她是老闆,我是員工。員工沒有反罵老闆的理由。
 
 
確診了
 
疫情持續了三、四星期,確診數字沒有下降跡象,而且還在倍增。令人擔心的是,每天都有百多人被疫情帶走了生命,不知道病毒還要帶走多少人,才願意收手。
 
就算再逃避,病毒都會殺到你身上或者是你的親人身上。快將三月份了,每天多萬人確診,百多人死。而我和施情終於要面對病毒的來臨了。
 
餐廳終於頂不住疫情來襲,有員工確診了。近幾年多了一個新詞語流通世界,就是密切接觸者,本來根據法規,我們這些密切接觸者需要到集中營隔離,但是,由於太多人確診了,政府根據沒有進一步安排。
 
雖然沒有進一步安排,但是需要定期作病毒檢測。末日景像一一實現在生活裡,只要是密切接觸者,連走到街上的權利也沒有。於是,施情只好作暫時停業的決定,我便跟施情困在家中,接受這種無形的看守。
 




每一次做快速檢測時,都是膽戰心驚的挑戰,每次都擔心就這一次確診了。雖然確診的員工在還未病發時都戴上口罩,但是我們都有面對面溝通過。幸好,我們檢測的結果直到第三日都是陰性。
 
一直以為應該不會有事了,就在隔離的第三天,施情出現了咳嗽、發燒等病徵。我很擔心,不知道她會不會確診了,但是,到了第四日、第五日甚至到了第七日快速檢測都是陰性。終於隔離期都過了,快速檢測依然是陰性,政府依然沒有通知入營安排,熱線也沒不通,而施情就像感冒般總是咳嗽帶著鼻水,難道她只是感冒?
 
 
疫情下的香港
 
生活比想像中困苦,雖然施情的不適,我的耳根真的清靜得多;但是,收入卻因為停業而大減,積蓄度日不知道能撐多久。
 
雖然隔離的期限已過,但是都不敢貿然走到街上,就算外出都只是為了購買食糧與日常用品。而且施情病情時好時壞,她不會真的確診了?
 
直到第八天再做快速測試才知道答案,人生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兩條線,今天終於出現了。這兩條線本來我們都是熱切期待,但是換作今日的場景,那有誰願意看到。
 
施情的檢測在第八天的結果是陽性,難怪她一直都不舒服。而我一直在她身邊卻毫無病徵,毫無反應。快速檢測依然是一心一意。
 




奇怪,我們都共用水杯,共用餐具,為何我一直平安無事?即使她發病時,我也完全沒有避忌。難道真的接種三針疫苗才有效?還是我太強壯病毒傷不到我?唉,又是另一個隔離期的開始。
 
疫情這個時候到達高峰,每日確診人數快將突破五萬,屈指一算,半年內全港市民都會最少確診一次。難道只有全人類都確診一次疫情才會減退?這想法太天真了,因為新聞報導表示病毒就像六合彩一樣,不是中獎一次,就不會中獎第二次。
 
而政府的疫情熱線還是沒有人接聲,以往作為一個疫情接線生,今天終於體會到為什麼打電話來的人都是焦急煩躁。
 
突然差不多一百萬人確診,政府終於作決定了,一律在家隔離,病情嚴重者才送院治理。
 
這個震驚的消息,真的令人心灰意冷,到處都人心惶惶。換言之,左右上下的鄰居,可能就是確診者,也很快擴散開去了。所以我們都自律,儘量不打開窗口,以免傳染別人 。
 
 
疫情下的生活
 
這下子,施情成為了確診者,但卻反常地精神起來,雖然還有咳嗽,鼻水等,但總比只躺在床上好。於是,她又變回了工作模式,遙距安排工作,希望在最短的時間重開餐廳。
 
有時候,不是想開就開,人手才是食肆最大的問題。她左算右計總是欠一人,竟然還想親自出馬。
 
我便激動地說道:「你傻左啊,你確診左出去會傳染到其他人架。」
 
施情無奈地說:「咁唔係點姐,你頂囉一係。」
 
我便回應道:「我係密切接觸者一樣唔可以出去架。」
 
不知道從何開始,踏出門口一步竟然會成為了道德的枷鎖,身體不適不是看醫生,反而是等待自己痊愈,當法律凌駕道德,就算你走路大聲一點也是件錯事。
 
而且,假如施情真的上班去,萬一被人發現,餐廳生意一定一落千丈,到時真的找多兩份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但施情卻認為沒有問題,因為每天都這麼多人確診,總有人為了生計明知確診也要工作。
 
她的說法雖然沒有錯,難道確診就不用吃飯嗎?就算自己不吃,家中的小貓們也要吃飯。但是,我就是怕萬一出事了,後果嚴重。所以我必須說服她。
 
只要我再關心她多些,她一定會接受。這才是她想聽到的說話,不知道何時開始,語重心長的說話在我們之間已經變得難能可貴。
 
於是我便說道:「其實我唔想你辛苦咋,病都要返工,不如你再休息兩、三日先啦,可能到時有同事返工呢。」
 
沒想到,她竟然接受了。坦白說,心動的說話我很少跟她說,她的脾氣我總是令我對心動的說話難以啟齒。其實我是擔心多於關心,萬一她的生意出問題,真是不堪設想。
 
 
漸見曙光的疫情
 
辛苦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三月已經走了一半,施情的病情也漸漸好轉,疫情亦過了高峰期,開始有所暖和,這個遲來的春天,慢慢萌出新機。
 
我們的隔離期終於完結了,施情的快速檢測也變成陰性,而我一直在她身邊共餐同眠卻半點病徵也沒有,半點不適也沒有。病毒似乎害怕了我強壯的身體,每天都作快速檢測也看不到兩條線。
 
餐廳亦因為員工病好了而重開,由於施情已經轉為陰性,她終於重出江湖為餐廳主持大局,而我也終於可以享受真正的在家工作。她的餐廳員工充足,我也沒有必要打擾他們的工作,安在家中,沒人影響下,就像提早享受退休生活。
 
新聞報導:「疫情開始出現暖和跡象,專家指出末來數週後,確診數字有望下跌至數百宗,政府打算於四月中旬取消在家工作安排…」
 
我才剛剛開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個月後便重新上班去,雖然內心多麼的希望繼續在家工作,但有誰能改變政府的決定?
 
對了,好像有個誰已經忘記了。老闆?同事?都不是…疫情差點令我忘記了小美…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