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傳14 符章:南斯拉夫經濟圈
 
多年前,美國出現經濟危機,為拯救國家經濟,美國政府要求聯儲局收拾爛攤子,不料聯儲局將經濟弄得更糟,反映事件是處心積慮的,白箭對此銘記於心。
 
前南斯拉夫 (東歐) 位於德國 (西歐)、伊拉克 (中東) 和 (中國) 亞洲之間,是一帶一路四個樞紐之一。南斯拉夫經濟圈的概念是振興東歐經濟,推動西歐至中國之間的經濟流動性。
 
概念上,南斯拉夫經濟圈由多國組成,包括德國、中國和前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多個小國。這裡,德國和中國扮演協調國角色,塞爾維亞等前南斯拉夫小國則扮演執行國角色,前者負責監督和支援,後者負責推動其國內經濟。
 
一) 計劃裡,塞爾維亞主要提供能源。以優惠價格向經濟圈成員國出售,從而使成員國製造業成本降低。同時可與中國簽署一項經濟計劃,讓中國政府貨款予塞爾維亞政府,並塞爾維亞企業用貨款來購買中國企業,例如購買中國已有穩定市場的汽車製造商 (或電器產品製造商等),目的是讓塞爾維亞即時開拓中國業務,有利塞爾維亞經濟迅速發展。
 




中國雖然失去一間小型汽車製造商,然而中國市場龐大,出售汽車品牌的中國商人可用得來的資金重新創業,在中國國內開發新品牌。相對而言,中國汽車反過來因汽車廠房設置在塞爾維亞而得以迅速打入東歐市場,有利加強雙邊經濟發展。
 
由於能源價格在經濟圈內以優惠價出售,使圈內製造業成本下降,同時要立法監管使用優惠的產品的質素,避免人民被迫購買低劣產品 (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往往讓商家忽視產品質素) 。
 
塞爾維亞以汽車商總部和廠房作抵押,一旦塞爾維亞汽車商管理不當,無力償還貨款,中國亦可接管經營,以取開發東歐市場的優勢。
 
二) 黑山共和國可與中國和德國簽署一項科研計劃,以發展大型民用運輸直昇機。計劃以發展黑山共和國和全球山區經濟為目標,在全球各地山區興建工業村,以解決全球山區貧窮問題。
 
假設,計劃在本國或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山區興建工業村,縱然半山區缺乏道路配套,然而地價便宜,租金低,同時山區勞工對薪酬的要求也遠低於市區。
 




山區廠房以民用運輸直昇機作運輸工具,將貨物和源料往返機場和貨櫃碼頭,效率不比市區廠房遜色,載貨量則是運輸直昇機的科研問題,成本由黑山共和國政府和中國共同負責,一旦研發成功,回報潛力將與全球山區經濟發展掛鉤。
 
運輸直昇機只須在山區每一廠房興建一個約10平方米的升降平台即可,召喚運輸直昇機的費用由可多間或單一廠房支付,成本與效率成正比。
 
山區工業村能創造就業,讓山區年青勞動力回流,廠房帶動地價上昇,地價上昇使原居民致富,增加他們的購買力,從而帶動山區經濟,促使政府擴闊連接山區至市區的道路,人口因而上昇,政府投放更多房屋和醫療資源,使原本貧困的山區變成潛力城市。
 
三) 阿爾巴尼亞負責資金流動,即銀行業。其中作為協調國的中國可指派中國銀行在阿爾巴尼亞設立總部,主要負責貨款業務,以伴隨南斯拉夫經濟圈發展,其中人民幣和德國馬克具有貨款優惠,有利兩貨幣昇值。
 
當幣值上昇,對外貿易能力下降,此時經濟圈必須議定產品集體對外減價百份比,以抵消幣值上昇的問題。幣值穩定上昇,圈內穩定減價,對外貿易便不會受到衝擊,持兩幣的人民其購買力隨之穩定上昇。違反減價議定的廠房會被罰款。
 




同時建議南斯拉夫經濟圈以人民幣和德國馬克作為貿易貨幣,提昇貿易效率和穩定性。
 
另一方面,當中國銀行的貨款業務在南斯拉夫經濟圈內順利發展,提出的經濟方案又成功令東歐經濟起飛,這樣,中國銀行將取代國際貨幣基金的國際地位。中國銀行不會一味要求借款國完成一套苛刻的要求,而是設身處地與借款國同行發展。
 
中國銀行在阿爾巴尼亞設立總局,並定期與圈內各國舉行會議和對企業進行一年作一次核數,以確保圈內企業廉潔,在非洲設立中國銀行貨款中心同樣可以保障中國款項不至被胡亂使用。
 
四) 斯洛維尼亞位處南斯拉夫經濟圈西北部,有力成為東歐購物區,並將中國、東南亞和經濟圈內的產品銷往西歐,鄰國包括意大利、瑞士和奧地利的旅客毋須遠赴海外都能購物中國等相對便宜的產品,包括中國汽車、遊艇。
 
斯洛維尼亞配合克羅地亞發展旅遊業,包括克羅地亞造船業等。只要經濟圈內各成員國同心合力發展交通配套,加上貨幣政策統一、貿易流通等優勢得以保持,相信東歐經濟可在短時期內迅速發展。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