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係偽娘 喺交友app上遇到千奇百趣嘅事🏳️🌈 🏳️🌈(80%假人真事)[第四愛]: Ch.9 耐人尋味的疑性戀:Margaret
過了幾天再上Tinder,不見得那個短髮少女回應了我。
依舊地我收到很多男生對我Swipe,也收到三個女生對我swipe。
當我仔細看她們的檔案,一個是疑性戀,而另外兩個是泛性戀。
又是一種罕見的性向,我一聽便順道Google一下「疑性戀」,才知道大概是形容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性生活,或者因為各種社會因素,而使自己在此方面迷惘、做不出決定而自我標籤的一種性向。
與其說是疑性戀,倒不如說自己還在「摸索中」;如果你認真地Google一下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議題,你會找到超過幾十種性取向,不是那麼簡單的異性、同性、雙性戀。
然而站在我角度,有些性傾向標籤是多餘、過份定義。
心理學上有種定理名為「巴納姆效應」。你把自己標籤為什麼人,那你最後就會成為什麼人。
這很像星座、MBTI(16型人格)的玩意一樣。有人明明是內向得來又愛社交,但是當他們做完性格測試之後,得出自己是內向人,於是標籤自己是內向人;最後因為這種標籤,迫使自己不去與人社交。為何不能好好地做回自己呢?想去跟人玩就即管去吧。這不是很愚昧地妄自菲薄嗎?標籤自己即是固步自封,抹殺其他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成為一種不願進步的籍口。
至於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東西,我倒也覺得不用過份劃分;喜歡什麼人,就去喜歡吧;認為自己是什麼人,就去做回自己吧。
「我俾你嘅女裝吸引。」她是Margaret,match了我之後便打個招呼。
我:你係咪都中意睇人女裝㗎?😂
從此以後,我便永久得不到她的回覆,不了了之。
起初match的時候,她的檔案只放著一張極模糊、完全看不清樣子的大頭自拍照,我無從判斷她的美醜。
她像是一團煙霧,讓人看不清,摸不清,連她自己也不清。
不久她又換上卡通化的梵高畫作。
她來得快也去得快,是一團已經散去煙霧,連她迷糊的樣子都沒有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疑性戀,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形容詞,正如這團煙一樣,連煙霧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