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丹頓街(Staunton Street)是紀念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一位在華多年的英國外務人員:喬治·湯馬士·士丹頓男爵(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 2nd Baronet,一譯斯當東)。

1792年,英國派遣外交使團前往中國,向當時大清乾隆皇帝祝賀八十大壽。使團以喬治·馬戛爾尼伯爵(Sir 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為正使,士丹頓的父親喬治·倫納德·士丹頓(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 1st Baronet)為副使。

美其名為賀壽,實則是要求滿清開放其市場。其實,英屬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早在1773年壟斷了印度鴉片的生產,然後偷運至中國圖利。只可惜這不合法的交易,東印度公司往往要承擔貨物被充公的風險,利潤極不穩定。於是希望透過外交途徑,讓中英兩國正式相互通市。


英屬東印度公司旗幟

馬戛爾尼最為世人所知的舉措,就是拒絶以雙膝下跪的儀式來謹見乾隆,這個舉措幾乎釀成一次外交風波。最終,清廷接受馬戛爾尼的單膝叩跪作為折衷。而Kowtow(叩頭)一詞亦因為這次的外交風波,旋即在西方廣泛流傳。







中英初次的接觸便遇到溝通及期望上的重大落差,雙方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但對於來自英國的使團,起碼已探聽得中國在軍事上的虛實。而作為副使的老士丹頓,則將這次賀壽的見聞記錄在著名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小士丹頓跟隨英使團隊乘行,並從此開展了他近三十年(1792-1817年)在遠東、尤其是廣州一帶的活動。英國政府為了記念他在中國外交上的貢獻,特別將香港島堅道(Caine Road)與荷李活道中間的一條大街定名為士丹頓街。今日士丹頓街一帶餐廳林立,成為蘇豪區(SoHo,South of Hollywood Road),一個華洋共處的潮流熱點。

【法國餐廳】





士丹頓街鄰近鴨巴甸街(Aberdeen Street),調查組從荷李活道經鴨巴甸街的斜路走上來,不消十分鐘便來到了士丹頓街和鴨巴甸街的交界。

這裡人來人往,他們站在一家法國餐廳外面,準備要會合錢上將,卻看不見他的身影。

餐廳裡面的侍應看見外面來了一批人,他正要出迎之際,程靈式向侍應擺手微笑,示意不用招呼。

程靈式轉身向大家說:「這家餐廳所在就是香港倫敦傳道會的原址了。」

列飛補充一句:「當年英國在世界各處開拓殖民地,目的就是要將各地物資運向遠在歐洲的英倫小島上。





「而成立殖民地政府,使之運作,則所費不輕。可絕大部份時候,他們都得不到倫敦方面的資助,要靠自己想辦法去尋求經濟來源。香港當時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土地賣給不同的洋行及組織,以賺取自己的行政費用。

「倫敦會首次踏足香港,便在向港英政府買了這片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教會。

「時至今日,香港的賣地所得依然穩佔庫房收入的一大來源,真沒想到這一政策居然可以行之百年而不竭。」

宗主任看着法國餐廳,不無幽默地說:「有意思!英國人才剛搬走的地盤,現在居然做起法國人的生意來。」

不曉得他究竟是在諷刺倫敦會,還是整個香港政權本身?

陳牧師則神經兮兮的說:「我早說過這裡看不見教會的踪影了。」

又問:「錢上將呢?他不是說先上來等我們的嗎? 」





文雅麗想:「他會不會去了別處尋找線索呢?」

身為紀律人員的耿志剛,卻嗅出了一點不對勁。

他對大家說:「錢上將身為軍人,就算離開調查組行動,也應該有極強的紀律及時間觀念:他說過在這邊等就一定會兌現承諾,怎麽可能不在這邊呢?我覺得這事絕不尋常。

「會不會錢上將出了些什麼意外?」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