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分析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他認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其實都是「工具式」,的,稱之為 “In Order To”,即「為了…而為」的結構。這個概念其實在二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已有提及。
 
亞里士多德認為事間事物的出現總有原因,而仔把這些原因分成四種。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因」。亞里士多德更是直接把它當成了 “Final Cause”。可是,這種「目的論式」的世界觀其實隱含著一個概念,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為完成人的目標而誕生」。例如水杯是因為讓人喝水而生,車輛是因為讓人快速到達地方而生。一切於是都不過是人類的工具,沒有甚麼高尚的價值可言。
 
以上這種 “In Order To” 是人們一直使用著而又不自覺的生活態度。人們的自我中心將事物當成工具,把世界都隱藏起來。一旦欲求出現,又急不及待尋找所需要的工具來滿足自己。
 
再用水杯作為例子,如果人當下口渴就會要求喝水。若果水杯隨手即找到,那麼「水杯」這件事物其實並不顯眼。反而是當人口渴又找不到水杯時,「水杯」就立即突顯出來。人對「喝水」的欲求同時令人對「水杯」的欲求迫切起來。人只有在欠缺的時候才要求事物的存在,以便滿足自己。於是,人的活動就成了“In Order To”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感知到「水杯的存在」,只是「為了喝水而為」(in order to drink)。
 
海德格認為,世界的事物和人之間都是這種 “In Order To” 的關係。事物一定是對人「有所用處」,人才會對其有所欲求。而欲求就是人感知到該事物的第一步。這讓人的意識能夠和外界連接上。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人們生活中的事物其實都不會在安穩舒適的情況下體現出來。反而是透過負面對比,透過人的「不舒服」、欠缺感而體現的,事物亦由始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這種以對比來理解事物的方式可以不斷延伸出去。人可以將自己放進一個龐大的「關係網」之中,感到一切都可以被人理解,亦因此感到安全。但是,「死亡」卻不是這「關係網」之內的事…
 
本來人可以永遠地利用 “In Order To” 的方式生存下去。但「死亡」作為「虛無」的代表之一,人完全不明白它為何出現。又或者說,它為何「要出現」?它難道有甚麼用處嗎?對一般人來說,這是莫大的殘酷,使人失去日常的穩定性。人們對「虛無」手足無措,不理解這種不能以「為了…而為」的「虛無」的出現。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