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philosophy)源自希臘的「philosophia」,是愛智的意思。

哲學不算是一門學問,只能說是生活的「態度」。

阿德勒認為:「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而且「別人也不會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提出:不要害怕他人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沒有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同,只要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

在一點,我認為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實上卻不可行,儘管自己算死一個道家擁戴者(應該算是),但我依然覺得要放棄一切的目光,完全不介意別人的期望,我認為是不太可能。

只要人有「愛」,有了重視的人或事,我們都會了執著,如果有了愛人,我們便會介意她對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能達到她的期望;如果我們有了追求事業的心,我們便需要留意同事和上司的評價...





用自身的例子,我選擇重讀,就是因為我重視自己的學業,成績便是我的追求,而我的成績是由老師,評卷員來評價,若我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我不在意他們的眼光,那麼我就不可能考到優異的分數。中文閱讀卷,說話卷就是一個好例子。

在說話考試中,我們對題目的判斷理解都有不同,但若我們違背了評卷員的準則時,我們就被判定為離題,所以,教我們不需要在意別人目光,別人的評價,書本上是可行的。

人越是成長,便覺得自己昔日的價值觀,心靈,信念被社會影響。最終只能放棄自己的一套,為的是配合社會運作,為的是三餐溫飽...

阿德勒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遠離了社會的局限,可是眾人推倒牆,有了追求,就必須要迎合別人的目光,這是一位名為社會大學教我的人生哲學。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