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它」,是在一個秘密的網群中。

這個秘密網群,必須要有十萬以上網眾才能加入,發起人/召集人/管理人均十分神秘,不但難以在網上找到真身,甚至是否真有其人還是人工智能人,也無從稽考;而「它」,我是在網群內,一次交流如何開拓日本攝影網群市場時認識的。

・・・・・・

這天一早,我跟「它」有過這樣一段訊息:

「它」:早,你現在是第二位,like數10,354,但離第一位有一段距離。





我:是的,他like數19,001,差不多是我一倍。

「它」:你知道他最擅長是甚麼題材?

我:各地美食,要拍廣島美食,大多都拍烤牡蠣或廣島燒。

「它」:你知道一種快將絕種的廣島美食嗎?

我:是甚麼?





「它」這時沉靜了下來。

・・・・・・

其實,我這次參賽,多少也是因為「它」的鼓動,而在我報名之後,「它」不時有意無意間推動我去爭勝;例如,「它」昨天說,發佈相片的三大重點是:題材、技術、推佈,這個我當然知道;「它」今天似乎是說:〖散策人〗以拍美食見稱,我可以我的技術,攻其鐵票,拍美食跟他爭先。

我有相當的信心,以我的攝影技術,及〖隨景生〗網群間的推佈,只要有好的題材,便能將網絡影響力發揮極至,輕易推高讚數。

問題是:我對刻意去爭勝,還沒有「它」認為的那麼熱忱,畢竟,〖隨景生〗後沒有「意」,是我一貫的生活及拍攝態度。





・・・・・・

這時,「它」傳來了一幅相片,似乎是一碟古早風味的「鰻魚」。

我一邊「無意」地行走在廣島街頭,一邊將「它」傳來的「鰻魚」相片在眼鏡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市區地圖中尋找,在一個五年已沒有更新的網站中,看到了這家竟在我面前的食店,專賣的並不是鰻魚,而是這兩年因幅射污染而差不多絕種了的「穴子」。

在網上資料看到,「穴子」是指捕自東京灣海裡的鰻魚,與一般在河中的鰻魚比較,體型較小,顏色較淺,肉質口感較佳,是廣島從前的一道名食。

因為「它」的提示,我進了這家古早店,慶幸能遇到這美味的燒「穴子」,也找到了這個廣島少見的美食題材。

我突然想:或者,〖散策人〗怎也不會輕易找到這裡。

 
【七天旅故】之〖廣島之爭〗:https://goo.gl/qMJ3LB






旅遊專頁:【天涯旅客】:https://www.facebook.com/WorldEndTrav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