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成梁和土蠻於遼河開戰前的六個月前,距離遼東的一千多里的北京城,亦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穆宗去世了。


穆宗在明朝眾多皇帝中,並不特別有名。他不像朱元璋和朱棣一樣,是鴻圖大志的皇帝,開創許多壯舉;不像正德享樂主義至上,亦似乎不像早年的孝宗般勤政。


穆宗好像平平無奇,提起這個皇帝,你總會在腦海裡想呀想,啊,這個人到底幹過什麼事?






然後你腦海還是一片空白。


穆宗在諸帝中,真的不起眼,但他起用的人,每一個都是有能之士。徐階、李春芳、高拱,以及後世無人不曉的張居正。


一個會任用賢能的皇帝,經已足夠。






除此以外,穆宗亦確實做過一些事,就是他的祖先也比不止。


全球化?通識?晚明?

有一派學者認為,全球化不單是指現在的世界經濟,如果全球化是指洲與洲之間通過資本商品、訊息等去聯繫的話,其實在近代15世紀的後期,已經有一個世界市場。


而在當時的經濟全球化下,中國以絲綢等商品成為全球濟濟的中心,使全球近三分一至四分一的白銀不斷流入中國,奠定中國銀本位基礎,亦刺激沿海地區的商品經濟及城市發展。






當然這個理論惹起極大討論,學界爭論得像街市的師奶鬧戰一樣。而我亦不敢完全認同這一種觀點。


不過確實,晚明時期,大明確實建立起一條與歐洲的貿易路線。



經歷商業革命,以及發現新航路後的歐洲,對東方的貿易市場極有興趣。


當時海洋霸權的葡萄牙要在中國找一個立腳點,找哪裡好呢?






香港駐軍太多,葡萄牙人打不過,他們最終以濠鏡為中心,建立起一條葡萄牙-印度-中國-日本的貿易航線。


而濠鏡就是今日的澳門。


原來澳門比香港更早成為一個海港商埠?


受惠於葡萄牙的貿易發展,澳門商業繁盛,由一個本來只有500多人的城市,變成20,000多人。最早的中國西式洋房、醫院、教堂甚至鐘錶製造業等,都是首先出現於澳門。


葡萄牙人做生意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帶著由印度來的胡椒、象牙、檀香等貨物以及美洲的白銀,來到澳門,換成中國的生絲、絲綢、黃金等等,再到日本長崎,以高價賣出中國貨物,換成日本白銀及其他貨物,再到澳門,再買回中國的生絲、絲綢、黃金,然後回印度......






別少看這個過程,很賺錢的。


我們示範一下!



在1600年左右時份,我在大明街市買入80兩銀/擔的絲線,買了500-600擔,然後我帶去日本街市,賣價就能達370~400兩銀/擔,利率率可以達164~186!


如果是棉布就更厲害,在大明街市能以0.28兩銀/匹買入,買3000匹去日本時,每匹能以0.5~0.54出售,利潤率達177~186。


所以我們明白,航海真的能治富,難怪那麼多人想當海賊王。






倭寇

提到嘉靖的倭寇,第一個想法就是日本海盜。


那些失業的浪人,拿著武士刀玩起無雙殺到京師。


這個想法,只可以說並不完全準確。


這是上個世紀的史學觀點,而為什麼不夠準確呢?






因為據近代研究,發現這些「倭寇」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而首領也是中國人。


倭寇之戰,說穿了是中國海禁政策與反海禁政策的戰爭。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嘉靖以先,政府是行海禁政策。人們不能隨意進行航海貿易。


而我們剛才也得知,航海是多麼的賺錢,自然有人鋌而走險。


大量的海上走私集團湧現,勾結地方政府、富商階層,勢力強大。當然有日本人加入。


明朝政府是一概把這群人視為倭寇。而當中最著名當然是王直集團。


這情況有點類近今天反水貨行動,才發現不少走私水貨的,原來就是香港人。


海禁衍生倭寇,因此真正從根本上消滅倭寇的,不是戚繼光或俞大猷,而是明穆宗取消海禁、准許人民對外與東西方貿易的決定。


或許有些事,不是用武力能解決到。


明穆宗辦到。


雖然他死了,但他遺留許多東西,使新任皇帝的上場,迎接另一個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