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圖會的遼東

講李成梁之先,我們必須了解遼東局勢,也要重提朱元璋的制度。


你還記得你是軍人嗎?對,因為你爸爸填表加入杜小喬的軍隊,所以你也是當兵。


不過你以為你是軍人,除了訓練外,就不用做其他的事嗎?






不是,你還需要耕田,當農夫!


為什麼?我遞CV入職時,工作範圍都沒有說到這一項!


老闆總是這樣的。






因為細心的朱伯伯,建立了一個制度,叫「軍屯制」。


意思即是,作戰時,你打仗。有空時,你就當農夫吧。


這種軍人耕田的方法並不是由朱元璋所創,早在漢朝已有,而曹操更將它發揚光大。


原意是好的,不用花老百姓的糧養軍人,軍人們,你們自己養自己的!






卻苦了一班軍人。


前面說過,制度是會扭曲的。


在明中後期,田越來越少。因為就像香港,有錢的人或商家會買更多土地,實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在古代,剛簡單得多,直接霸你的田地。

你說,軍隊的田地呀,誰敢去搶!?


就是軍隊的大佬呀!






第二個遼東的情況,就是軍人逃亡情況嚴重。


這個簡單理解,朱伯伯,老子是天生的演藝才料,明日張家輝,你要我當農夫?所以不少人都逃離自己的戶籍,幹另外一番大事業去。


而軍人逃離的程況嚴重,這很正常,有女,誰願意當兵呢?能逃則逃。據《全遼志》,當時嘉靖時期,全遼東的軍隊人數應該在129,138~139,138左右,不過實際人數有多少呢?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我們可以從明代遼東檔案找到一些線索。


一份叫〈三萬遼海鐵嶺三衛並開原五城二十邊堡軍士馬匹數目清冊〉的文件顯露:







「原額軍舍餘丁共該一萬五千五百一十六員名,現在一萬一千九百七十二員名,逃故三千五百四十四員名。

原額馬匹共該一萬三千一百八十四匹,現在七千六百七十四匹,倒損五千五百.....」


單是開原等5城並20邊堡,就跑掉3000多人。


你或許會問,長官不會理會嗎?自己的手下逃掉呀!實際上,他不會向朝廷報告。為什麼?因為朝廷是按軍隊的人數出糧。而那個人跑了,如果朝廷不知道,它就會當那個人仍然在軍隊服役,仍然出糧,你是長官,你會報還是不報?


當然不報了!無緣無故有雙糧,爽死了。






這樣的軍隊,怎能打仗?

所以會出現以下情況:外族入侵遼東,大概三萬人左右,而明朝守軍亦是三萬人左右,但將領是你眼望我眼,不敢出外迎戰,任外族拐去百姓和財物。


那個年代,你被擄去後,是沒有人再會救你的。


上行下效,基本上遼東就是這個情況。


外敵很強
當時,蒙古很強,蒙古雖然被明朝的朱元璋攆出中原,而且分裂成許多部落,但蒙古仍然很強,對明朝來說,它就是北方最大的禍患。而不是後來入主中原的女真族。






我們單從土木堡之變,就能看出蒙古分裂後,仍是不能小看。雖然那場戰爭是弱智指揮的極致。


插漢部長土蠻是其中一個強人,單看他的名字,會以為他是日本公司的什麼部長,但他亦稱為圖們可汗。


插漢部長土蠻是明朝的叫法。插漢即是察哈爾,在蒙古文中為邊界的意思。他是察哈爾第三任可汗,征服過不少民族,而明朝一直也深受其害。


當時遼東情況極為嚴重,史書如此說:「插漢部長土蠻與從父黑石炭,弟委正、大委正,從弟暖兔、拱兔,子卜言台周,從子黃台吉勢方強。泰寧部長速把亥、炒花,朵顏部長董狐狸、長昂佐之。東則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楊吉砮之屬,亦時窺塞下。」


一大段文字,說什麼鬼呀?


其實主要就是人名。


來個分類,

蒙古插漢部:土蠻、黑石炭、委正、委正,暖兔、拱兔,卜言台周,黃台吉

蒙古泰寧部:速把亥、炒花

蒙古朵顏部:董狐狸、長昂

(同時,女真亦分為不同的部族)

建州女真:王杲、王兀堂

海西女真:清佳砮、楊吉砮

這段文字的大意就是,插漢部勢力很強,經常會互相聯合泰寧部和朵顏部入侵遼東。而女真他們亦經常會進犯遼來。


有學者做過統計,1541-1569年(嘉靖二十年-隆慶六年),28年間,外族至少入侵24次。


幾乎年年來遼東搶劫一番。


遼東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遊樂場與寶庫。缺錢嗎?就來這裡搶,缺女人嗎?來這裡搶?缺糧嗎?來這裡搶。農耕民族所能產出的豐裕糧食和財物,對遊牧民族而言是吸引的。


他們如入無人之境,來這到搶掠一番。


直到遇上李成梁。


李成梁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毫無置疑。一個成功的人,除了實力之外,運氣也很重要。


他晉升的速度算快,原因是他的上司死得也快,畢竟面對這樣的敵人,在戰場上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十年間,那些外族就將明朝三個大將都送上黃泉路單人機票。


人死了,就讓李成梁布晉升的機會。


這個人的晉升,對遼東,甚至整個大明而言,是一個改變,他扭轉一直被捱打的局面。


對這一班外族而言,也是一個改變,只不過他們想不到,這一次這張單程機票,是送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