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餅》

我們常以「老餅」來嘲笑一些經常話當年,愛好舊事物,思想行為成熟的人。以前我也很怕被人稱為老餅,就像跟世界脫節一樣。但或許是年華漸長,最近對此的看法好像有點改變。

老,原來不一定是壞事。大家出外旅行去買手信,不是也會選擇歷史悠久的餅店去買餅嗎?老字號代表專業、有名、質素的保證,是一種歷久不衰的象徵。擁抱過去,保留著過去的回憶,是對自身經驗的肯定,也是不忘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臉上的皺紋,身上的疤痕,都是過往在一場場戰役中生存過來的象徵。

熱愛新事物並無不妥,只是我開始更喜愛有歷史的東西。歷史就是人類過去的足跡,過往的經歷。能夠經得起年月的洗禮,才能成為歷史,代表著它那珍貴的價值。新造的人為東西,都沒有經歷過歲月的考驗,沒有這飽歷風霜的韻味。老,還是有老的好,難怪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比較起來,被定性為老餅,總比被認定為幼稚好吧。反正年紀都不少了,很快就要從哥哥輩變成叔叔輩,老餅是合理不過。如果還是幼稚,才會覺得自己無能,沒有長進。所以,我不怕老餅,老西餅、老婆餅也可以。只要不是樟腦餅就可以了,因為我有鼻敏感,受不了那氣味。





(同文刊登於2013年9月5日《新報》副刊)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