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放棄第一個“戰略模型”後,決定從北戴河回到北京立即開始實施第二個“戰略模型”。他在99日晚上打電話給周恩來,詢問毛澤東的行程以及他何時回到北京,林彪說自己準備先回北京,到時前往迎接主席。周恩來回答毛尚未決定返回北京的時間,並說他已經告訴汪東興,毛澤東返回北京前通知林彪。周恩來勸林彪在北戴河養好身體,在101 日國慶慶典中以最好的狀態出現。
       當晚十一點,林彪再次打電話給周恩來說,自己已經決定第二天返回北京,準備迎接主席。林彪是故意給周恩來造成自己回北京完全是為了迎接毛澤東的印象。其實,他回北京是為政變作最後的準備。《玉泉山行動方案》已經準備了一個月,各方面的部署基本就緒。毛澤東回到北京,正是挑起中蘇戰爭的好時機。

       910日中午時分,就在林彪、葉群和林立果準備前往山海關機場,乘搭林彪專機返回北京的時候,林立果收到消息:毛澤東剛剛離開上海,正在返回北京途中。不久,王飛打電話力促林立果下命令攻擊專列。林立果回答,計畫已經撤銷,並命令全體人員立即撤返原來的崗位。
下午兩點剛過,林彪的專機三叉戟256號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林彪的“四大金剛”都到場迎接。他們之間沒多說話,默默地跟在林彪後面走向一排停在跑道旁的小轎車。不久,他們一同到達林彪在西山的“皇宮”。
        林彪的“皇宮”位於頤和園和香山之間一片幽靜而隱秘的山間。這裏有幾十幢獨立的小樓,這些小樓依山勢而建,一幢比一幢高。“文化大革命”之前,至少有十名以上的軍方高級將領住在這裏,林彪住的兩幢小樓在山頂。一幢他和葉群住,另一幢他的兒女們住。兩幢房子都很大,除了主人房外,還有很多供秘書和警衛住的房間;還有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電影室、健身房、按摩房、餐廳和舞廳。林彪住的六十九號樓是一幢堡壘似的建築,建國初期高崗曾經住過。屋外灰色的高牆上裝有電子監控裝置。
 
       林彪一到,所有的人立刻湧進林彪辦公室的小會議室。林彪身穿軍裝,精神奕奕,坐在長形會議桌的一端,黃永勝坐在另一端,其餘的人分坐兩旁。參加會議的人除了剛從機場回來的人外,還有林立果小艦隊的江騰蛟、周宇馳和劉沛豐。林彪考慮了很久,最後才決定讓林立果的小艦隊參加自己的計畫。
       會議一開始,林彪首先簡單介紹了《玉泉山行動方案》的第二個“戰略模型”,放棄事先和蘇聯接觸,主動觸發中蘇邊境衝突。然後很快開始介紹“戰術模型”的要點和小艦隊擔當的角色。
       他說,毛澤東將在9月底以前結束在南方的巡視回到北京,在十月一日前他應該不會再離開北京。在此期間,暫定925日,中蘇之間將會爆發武裝衝突,衝突的規模會很快擴大,五天後戰線的長度和參戰部隊的人數將擴大至剛開戰時的十倍。情況將變得十分危急,國慶慶典也被迫取消。
       開戰兩周後,東北和華北的廣大地區將會被戰事波及。到時毛澤東將會和林彪一起討論反擊的戰略。林彪會藉口蘇聯從空中只需很短時間就可對北京進行攻擊,建議從自己的野戰軍中調動三個師駐紮在西山,加強對首都的防衛;並且勸毛澤東等人為了安全立刻進入“玉泉山”中共中央地下指揮中心躲避。




       林彪還說,一旦中蘇開戰,軍方提供的各種情報將成為他們瞭解戰況的唯一途徑,毛澤東和周恩來不可能瞭解實際情況。軍方可以毫無困難地讓他們相信,他們的安全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毛澤東除了躲到地下指揮中心,別無他法。林彪自己會進入離玉泉山不遠的西山“零號”工事,進行軍事方面的指揮調動。
       這兩個指揮中心是1959年中蘇交惡後開始建造的。當時,毛澤東認為中蘇之間的戰爭,可能是核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毛澤東動員了幾百萬人用了幾年時間,在全國四個大城市為中央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地下防空指揮中心。北京有兩個防空指揮中心:一個在玉泉山,另一個在西山。
       玉泉山在北京西郊。六十年代初,玉泉山下建起了防空指揮中心。這個防空指揮中心深入地下三十米,可以抵禦原子彈的攻擊。主要目的是在戰爭中作為國家的臨時行政中心,讓中共中央和政府各部門在這裏處理黨政軍事務。防空指揮中心內自成一國,有舒適的住宿設施;有足夠所有人員使用三年的日常生活用品儲備;有自己的電力供應系統;有良好的空氣調節系統;還有幾條可以開汽車的隧道通往不同的方向。其中一條連接玉泉山指揮中心和西山“零號”工事的隧道長度超過十公里,花了八年多才建成。
       西山“零號”工事的結構和玉泉山指揮中心相類似,它的用途是作為戰時國家軍事最高司令部。工事內配有當時最先進的無線和有線通訊系統,可以直接向全國各地的軍隊下達作戰命令。在這次行動中,“零號”工事內將設立最高司令部和作戰指揮室。最高司令部負責掌控大局,由林彪任司令員,葉群和四名助理協助他作出諸如何時發動政變、如何結束戰爭等重大決定。作戰指揮室由林立果擔任最高指揮官,黃永勝、吳法憲、江騰蛟和周宇馳擔任副指揮官。他們負責把具體的作戰命令下達給攻擊“玉泉山”的作戰部隊。
       政變部隊分成戰略部隊和戰術部隊。戰略部隊由野戰軍的三個師組成,其中三十八軍兩個師,四十軍一個師。這三個師將部署在北京西山,任務是包圍守衛玉泉山的八三四一部隊,解除他們的武裝;控制玉泉山周圍地區;一旦完全控制該地區,立即將玉泉山指揮中心其他方向對外的通道全部封死,只留下通往“零號”工事的通道。
       三十八軍通常駐紮在保定至石家莊鐵路沿線,大多數戰士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從東北調過來的。是一支按“四四加強建制”組建的野戰軍,共有四個師;每師四個團;每團四個營;…。比起大多數“三三制”的野戰軍陣容要堅強得多。全軍共有大約六萬六千人,配備坦克六百四十輛,還擁有地對地導彈和多種重型武器。
       四十軍號稱林彪在瀋陽軍區的王牌野戰軍,非常忠於林彪。四十軍一個師調到北京西山,剩下的兩個師將調到錦州、山海關地區,作為機動部隊,聽侯黃永勝的號令。
       戰術部隊是由林立果小艦隊組成的攻擊小組。戰略部隊控制局勢後,攻擊小組將由唯一的對外通道進入玉泉山地下指揮中心,把困在那裏的毛澤東、周恩來、汪東興等政府高級官員和其他人員全部殺死。林立果建議先噴灑液體燃料和施放毒氣,以減弱對方抵抗的力量,避免遭到負隅頑抗,拖延戰鬥的時間。然後,再由戴著防毒面具的攻擊小組進去,在短時間內乾淨俐落地完成任務。
攻擊行動完成後,戰術部隊馬上佔領北京市的公共設施。最重要的是切斷所有通訊系統,僅留下政變部隊各指揮站所需要的通訊線路,使忠於毛澤東的八三四一部隊和北京衛戌區無法向北京以外地區求援。
       政變行動開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以中央軍委的名義向全國人民發表一項官方聲明,指稱一個叛亂集團以毛澤東和林彪作為攻擊目標,意圖發動軍事政變。現在這些反革命份子已經被擁護毛澤東和林彪的部隊所消滅,叛亂已經被平定。




       為了在全國獲得絕對的政治控制權,還需要發佈以毛澤東名義簽發的中共中央檔,檔的內容是:在全國實施臨時軍事管制,並指派林彪為國家最高領導人。這個檔能防止有人利用毛澤東的名義煽動武裝叛亂和人民的不滿。黃永勝和吳法憲已經將檔準備好。
       毛澤東被消滅後,全國各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馬上會被集中到北京開會,林彪會趁機撤換其中一些忠於毛澤東的人,代之以自己的親信。等形勢穩定後,再慢慢揭露和批判毛澤東的罪行;披露林彪消滅毛澤東的過程;宣佈在毛澤東的暴政下,歷次政治運動中,包括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整肅的人,將全部得到平反和恢復名譽。
       林彪說完,黃永勝接著說,為了觸發中蘇邊境衝突所需的假情報《一五七七號情報報告》,經林總同意,已經透過總參情報部門安排妥當。到時,我們的部隊藉口收復被蘇聯佔領的領土,將蘇聯五個邊防地區包圍,併發動攻擊。另外,我們的幾艘潛艇將在蘇聯海參崴附近發動偷襲,迫使蘇聯進行激烈的軍事反擊。我們再動員兩支野戰軍和一個坦克師來對付蘇聯的反擊。
       黃永勝預計,開戰兩三周後,蘇聯就會出動空軍和海軍來支援他們的地面部隊。到時情況變得非常危急,毛澤東將會收到一份情報,指蘇聯正在東北和華北邊境地區大規模集結軍隊,意圖進犯我國,矛頭直指北京。
       吳法憲接著將準備好的有關材料發給七位最高層的與會者。材料包括:北京地區衛戌系統地圖;重要軍區地理情況手冊和地圖;所有軍事目標的清單、代號與對照表;野戰軍幹部的名單;精銳部隊幹部的名單;密碼手冊;參謀使用的核子武器手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國銀行開立帳戶的名稱、住址、帳號與密碼。
       吳法憲還交給林彪一份名單,上面開列北京地區高級領導人的住址、電話以及住所警衛部隊的人數和所屬部隊。這份名單原來是供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北京衛戌區司令部使用的。
       黃永勝和李作鵬接著介紹玉泉山地下指揮中心的建築結構和地面上地形的特點。然後,說明從這次會議後至預定的政變日期—925日之間的準備階段中應該採取的戰術措施。
 
       會議快結束時,周恩來打電話過來,他告訴林彪一個意外的消息:毛澤東已經離開上海,正在返回北京的途中,後天就會回到北京。他說,林彪不必去車站迎接,毛澤東回到北京馬上會約見他,要他作好準備。周恩來知道,林彪一定會得到毛澤東離開上海的消息,所以主動打電話告訴林彪。但是,他告訴林彪毛澤東12日就會回到北京,其實他準備安排毛澤東11日回到北京。
       大家對周恩來的電話議論紛紛:周恩來這通電話目的是什麼?林彪尤其感到困擾的是,為什麼周恩來就是不肯把毛澤東到達北京的確切時間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