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單純、真誠,隨成長便不辭而別了。

他哭著,叫著,便來到了世上。和其他嬰兒一樣,探索著這個世界。爸媽和他玩,他便會開心;別人給他糖,他就會笑。他覺得世界很美好,但真的嗎?

光陰似箭,很快他便要上學了。天真無邪的他以為所有人都會和他做朋友,但沒人喜歡他的真接,很快便排斥了他。於是,他慢慢變得孤獨,不想和人說話,合作。他雖然十分乖巧,自動服務別人,但卻沒有人記得他,即使操行獎也是屬於那些虛有其表的同學的,這世界的不公平重重打擊了他。

他意識到,即使繼續做好人,也不會有人留意他,那不如不要做吧!這樣還可以留給自己一點尊嚴。

於是,本來樂於助人的他,變成了一個袖手旁觀的人。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幫了別人,他們也不會理會的。





罪惡和黑暗的種子,在社會的催生下開始慢慢發芽。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在公園玩耍的孩子,想起了往昔天真的自己。他,就像看到尚未被這片污土污染的一棵樹苗。突然,一個小孩跌倒了,冷漠的他竟馬上上前扶起他。他的良知,也似乎被眼前的這個天使喚醒了。

世上的不公、虛偽令他埋沒了良知,選擇了成為他所討厭的人。但其實,他內心中的光芒依然存在,只是這個世界的黑暗遮蓋了它。當一天,我們看到了這個黑暗世界的一縷光,內心也會被它照亮,使我們能在這沒有靈魂的黑白世界中感受到色彩。

「世界也許沒有那麼糟。」他想。

他看了看自己以前在筆記本內記著的仇恨和不忿,之後便撕走了那幾頁,然後將封面的「黑暗世界的人事物」這句標題用另一張紙條遮蓋了,那紙條上寫著:「世界的另一面」。





他的眼神不再充滿兇狠,而是愛,與希望。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