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要簽紙,今天跟女朋友一起買對戒。有些年青人可能不清楚,婚戒是指求婚用的那隻一卡或卡半的鑽石戒,對戒是男女雙方婚後日常戴的簡約指環。剛才試對戒時,店員說︰「男生平時可能不會戴戒子,所以要選好size,不然會有突兀感,長戴很影響生活。」我把戒子轉來轉去,握拳再放手,攤開手後又再握拳,然後用玻璃櫃當鍵盤打字…嗯…真的很突兀…
 
這種突兀感,並非第一次出現。前年的生日,女朋友親手整了個銀包送給我。那銀包,很厚...一點都不方便放進褲袋。上年生日,她送了隻錶給我,我本來就不戴錶,收到的竟是巨型g shock。但我堅持使用這兩件生日禮物,不是因為慢慢習慣了或慢慢愛上了。而是,這些突兀感不斷提醒著我,我,已經不是一個人。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經常不聽另一半電話。因為,我是個需要大量私人空間的人。這感覺,與女朋友﹑朋友﹑學生或同事出行出圑出差時尤甚,每每到了第三天,便會出現很壓逼的感覺,會喘不過氣來。三個月後,便要與另一半同居,我一個人生活了如此多年,我幻想不了家裡多個會說話的人的突兀。
 
玩弄著手上的對戒,突然想起大學時與某哲學系教授的一番對話。我說生活甚麼都不缺,但內心最中央的地方,好像凹了下去,有種很空虛的感覺。教授說我們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把這凹下去的空缺填滿,宗教才有這力量。當時的我,認真聽過牧師的話語,然而,那凹下去的洞並未填平。
 
多年後的今天,填平內心那凹陷處的方法,好像找到了,好像,就是無名指上那凸兀感。




 
 
IG︰
secretnamefred
 
Facebook︰
不能說的名字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