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師傅唔該,西灣河起飛,東龍島直插果洲啊~

“大家有冇睇過海底兩萬里呢本小說呢?”
“好啦,我知大家都冇嘅。”
“所以呢,大家都收起你本香港歷史,依家係小吳老師時間,就畀5分鐘我啦~
“係19世紀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嘅凡爾納代表著作有環球世界八十日、海底兩萬里、地心探險紀同神秘島等等。”
“其中,老師我最鍾意嘅就係神秘島,不過,我今日想提到嘅海底兩萬里就引人入勝得多。”
“話說佢維基百科張相都影得幾型幾瀟灑吓嘅,各位同學不仿上去J下佢架😉。”
“海底兩萬里故事背景發生喺12寸後𤎌炮先至係啱啱發明嘅年代,即係你哋同阿爺個阿爺個阿爺阿爺個阿爺個阿爺(x6)仲留緊尾辮係清朝嘅時候。”
“故事就話係印度呢個咩都唔多,但人同錢就最多嘅國度有個王子。呢個學富五車,富到本身有國,而且有一大班忠臣小弟嘅高富帥有一日就厭世,就做咗世界上第一架鋰電池動力深潛潛艇避世但畀人發現咗後,挾持住個人質環遊四海嘅故事。”




“當然,我相信我校嘅各位同學起碼都應該有返一兩架潛水艇嘅。但對於18世紀嘅普通人呢講,就好似我哋近排好Heat嘅月面地球村研究基地咁,除咗知個海入面有魚,就一無所知啦。”
“當年一班吃瓜群眾睇完本小說之後都傻晒,因為佢哋從來唔知道海底係咁樣嘅風景。各位同學注意一下,我講嘅海底風景係自然珊瑚礁喎,連你哋遊船河時都未睇過㗎。”

“好啦,問題時間。”
“你哋認為加州條太空電梯起咗出嚟之後,你哋退休上月面中立地域旅遊會唔會都嚇到傻呀啦?”
“屌你啦阿Sir,打完呢場仗,美國嗰邊都唔知起唔起得成啦。”
“得啦得啦好好好,啱啱啱你啱,坐低坐低唔好咁激動。”
“好,咁除咗要交每周自由課題之外,記得後天星期五仍然有你哋最愛嘅香港歷史堂🇭🇰🇨🇳喎~我大概會同你地講一個鐘頭嘅雜B雜巴野,跟住再做一個鐘頭嘅activity。都係嗰句,上我堂只會縮鐘,唔會加鐘。與其渾渾噩噩一粒鐘,不如生不如死兩粒鐘。”
“落堂!”





一如以往,我林俊傑都係第一個沖出班房嘅。時間係下午三點,我衝返公司仲可以玩幾個鐘頭煮飯仔,八點先返基金會報到都唔遲‍‍🤷🏻‍♂️。兩層樓梯後,要沿橋路前進五十米。右轉出大街用代步裝置由太康街頭去到街尾再上扶手電梯,三層位置等小巴。
這時候,通訊來電。我急忙從衣袋裹掏出課堂上才脫下不久的眼鏡戴上。
“嘻~你喺邊啊?哦,西灣河啱啱放學。你今日早少少過黎一趟叉,我想你同我去一趟果洲幫自動系統做檢測。”Kai博士用好輕佻嘅語氣咁講。
“其實你呢⋯⋯可以早少少話俾我聽,咁我咪唔使跑多一層囉🙂妖你。“搞到我好想揼佢。 
收咗佢線之後,我就去最近的大廈坐電梯,極速落到第八層,咁作者咪可以唔使寫境囉~
反正就喺在輕盈代步工具普及的今日,短程的快速步行已經被簡單套在腳上就能快速推進的助行器取代,畢竟不需要跑步而出到成身大汗,道理就同上世紀踩單車一樣。 
東龍洲作為基金會在兩個世紀前的水下Aphla site, 現如今的位置就更加深,所以要在接近原初下城區的海床平面層坐車經石澳個邊過去。
景色,反正經過咗好多高樓大廈,在上世紀香港嘅樓有山咁高。於我呢個在下城土生土長嘅下城東區人呢講,依家嘅樓同樣起到密密麻麻,每幢接近下城的穹頂柱樓咁高囉,無咩分別。

“YO~咁快嘅,我冇估到喎。 ”Kai子博士已經在船塢的入口向我招手 




廢話少講,開船!
由於每個故事都要有一個博士,作者亦都唔知改咩名好,而由於佢過去行為舉止好戇鳩,所以我鍾意親切地稱呼佢Kai子。
在我們踏上移過來的機械扶梯,進入Kai子博士從基金會發配所得的玖零年代潛艇後,我倆一同走到船頭控制面板位置拿起已經解鎖的海員眼鏡戴上。
”研究員識別成功。“
”二級研究員林俊傑個人設定加載。加載完畢。“
瞬間,藍光線條組成的操作介面在我眼前展開。
”請報告潛艇狀況。“
”一星期前的指令已經完成執行。三級研究員李逸君於1小時前指令裝攜一台三級環境堪察模型指令模塊已經完成。潛艇處於最優狀態,可以隨時出行。“
”咁好呀唔該曬Siri,我哋要去果洲4號實驗農地。”
“航行路徑設置成功,航程約20分鐘,入座後即將起程。”
坐上座位以後,艙門關閉鎖起,微弱的引擎轉動聲姍姍傳來,而架起潛艇的機械臂亦開始將我們緩緩降下。
撲通。
監察光幕開始投射環境實況。
“一號船塢管制室已經接受玖零年代潛艇出航申請。玖零年代潛艇航行日誌更新完畢。”





二十分鐘後。
因為作者懶得寫景,所以我哋轉瞬間就到咗啦。
水下農地的內部環境同實驗室十分類似,因為海平面以下三十米的地方都不可能會有蟲蟻、天氣影響以及真菌(提種菇嘅人都同我企去牆邊罰企!)。
豎向的空間結構使這個水下建築仿似個垂直農場吧?全自動化操作對於一時一個鬼主意的我們有好有唔好,畢竟我們使用的系統只是具有生物科技產品開發能力的高級商業用設備,為咗自我關愛我哋兩個三五七時就左改右改指令,熱愛工作嘅ADHD,亦只能用半人手操作,機器人維護咁嘅笨方法黎迎合我哋嘅需求。
事實上,這個倒立高二十米的圓錐形建築物本身並沒有與潛艇的接駁功能,除了頂部距離海平面十米的緊急出口,物資運送及人員進出都要依賴外接的加壓機船。所以早在我們抵達之前,這個似是海下浮台功能的流動加壓艙房經已完成對接,等待指令者的到來。
“今日你學校講咗咩內容啊?”
“又想攞料呀?好叉,但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要答咗我先架。”
“願聞其詳。”
“我哋兩個乖乖哋做科研唔好咩?雖然話幫上頭做野,但都無落死命令,作者都只喺想寫純科幻咋喎。”
“……”
作為基金會論壇上的活躍會員,同時亦有筆下人物的氣運加身,本公子我十分幸運成功加入為基金會一份子,並擔任研究員。
同時間,我亦作為國家情報局一隻派入黎做科研方向交流嘅明棋。只能夠講,有時有父蔭,都唔喺好事。
已經踏入流動駁艙的Kai子博士收住腳,似是猶豫,人又原地退回來說。
“換完潛水裝再入去講。”
“吓?!”




“講你就做,唔好問咁多。”
“你唔係想陰鳩我掛……”
話口未完,Kai子已經在他的個人眼鏡用三級權限解除了浮室的警報及逃生系安全鎖,催促我別麼麼唧唧似是個藝人化妝一樣。
作為重覆使用的流動接駁艙室,使用頻率比起指定單位的水下研究室高得多。所以除了基本的救生衣及滯浮用的浮圈,亦配備三套附有人工水肺的潛泳套裝。
着衫過程就唔寫啦,我怕羞😊🤥。反正就喺人工水肺、保溫衣同浮升衣一式三件。
橙色潛水裝的Kai子走在中軸位置往下的旋轉樓梯,目的就是想令到控制中樞與他手上抱著那個,手提箱似的裝置達成聯網,那個三級環境堪察模型指令模塊。借用聯網的微生態調節平台及種植平台,檢查模塊的工作效率比起只依靠原有附帶的兩台無人機高得多。
在新香港海岸計劃中同業了一年,我很清楚Kai子與我有着共同的目標,都喺想大圍好,希望真喺做到重建海岸線嘅人黎。
喺呢個時候,我無想像過跟住會發生嘅事,一場JJ的奇妙冒險即將展開。作者同我承諾過唔會三集內死主角,所以大家放心期待吧!

若有少少期待,可以facebook搜索粉絲專頁 [在高樓大廈上吹泡泡的人],認準頭像可愛的火伊貝催更即可。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