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養生主》一篇談論人應該如何「養生」。這當然包含一般人所說的「保養身體」,但莊子認為更重要的是人應該如何保養自己的精神,使其能夠不被外物所拖累,不受他人的限制,遊走於無窮,而達到內心逍遙的境界。在一開始,莊子就提出了他對世間各種知識的看法。
 
《庖丁解牛》是《養生主》的首篇,而在第一段,莊子不說故事,而是直接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硎,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這裡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來看。首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指的是莊子認為人應該如何看待「知識」。莊子認為人的生命不管多長也不過是有限的,但世間上的知識卻是無止盡的增加下去的。以往的人可以是一個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甚至生物學家集於一身,皆因人類對事物的探索還沒有太過深入。但現今的學科早就是「一門深入」,沒花上一生的時間都沒法說自己是某一個學科的專家。知識是由人所發現、創造的。只要人類一日存在,知識只會多,不會少。
 
莊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反問,人們經常為了追逐知識(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自我增值」)而花盡心神,日日夜夜都沒得休息。這不正是損害了人的生命和精神,使人無能力平靜下來反思自己嗎?難道這不危險嗎?
 
莊子更進一步說,人如果聽明白,知道自己有限的生命是絕不可能追上無限的知識發展,而懂得平靜下來,不被眾多的知識所累,還算是「有得救」;要是人已經明白了還要「不服輸」的繼續下去,自以為「人定勝天」,那就更危險了。
 




如此一來,難道莊子是要人們不要追求知識了嗎?難道社會的發展不需要這些為了知識而廢寢忘食的偉人嗎?我認為大部分有這樣思考的人大概正是莊子欲勸導之人。這些反駁大多是來自一些真的認為「我最強」的人們,以為人的力量可以完成一切。
 
莊子正是要以「極端回應極端」,他絕對不是排斥知識,更不會說叫人不讀書,每天就隨便地上上班,莊子要回應的是人對知識的看法。人應該將知識看待成配角,需要時固然就得運用,但用完了就不應讓其在內心一直纏繞。人以為自己在腦中存了很多知識,卻不知這損害了人自然純真的本性,磨滅了人的創造力。因此,人應該理解,知識絕對是學不完的,因此更不必強求學習,而應自然地作為。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