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能抽出時間繼續寫一下哲學方面的話題了...

這次呢,我們又來問「為甚麼」。記得在談存在主義 (就是那些荒謬之類的東西) 時,我們也一直問自己「為什麼我要上班」、「為什麼我要吃飯」、乃至「為什麼我要生存」。存在主義哲學就覺得「愈問愈沒意義」,因為當人一斷向上回溯發問,最後只會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珍而重之的東西其實「真的沒啥用」。如此一來,世界從根本上就是「無理可說」的。

慢著!說到這裡,有一大波古希臘 (甚至是現代) 哲學家就不同意了。他們大概對「問問題」這件事不反感 (哲學不就得問嘛),但卻不接受最後那種「沒有一種確切值得追求的意義」的世界觀。或許,我們的「萬學之祖」亞里士多德能在這給我們一個新想法 (雖然從時間上看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肯定是比存在主義來得早很多)。

亞里士多德是這樣想的:

首先,大家都應該認同,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必然是因為一些「目的」或「原因」。這大概無庸置疑。畢竟我們總能一直發問「為什麼」(這裡和之前存在主義的提問方式很接近)。而且,我們做事也總是為了一些「對我們而言是好的東西」。例如吧,我想沒有人會因為想令自己得抑鬱症而讀書...亞里士多德於是說:「人的行動總是追求某些『善』(即是好的東西) 的」。





那麼,如果我們把上面的論點一直延伸下去,就自然會得出和存在主義類似的結論:人們做A是為了B (B是善的而且比A更善),而做B又為了C (C是善的而且比B更善)...這不就是一個空洞的循環嗎?所以存在主義又勝出了?

不不不,亞里士多德可不是這樣的人。和尼采等人說「要自己創造價值」不同,他認為這種「空洞的循環」本身在邏輯上就不可能。所以啊,人類的追求肯定是有一個最終最好的目標,也就是「至高善」。「至高善」就是用來終結以上那個論證的事物。亞里士多德認為,「至高善」是人們一切欲求的最終目的,當人們不斷問「為什麼」,最後就會發現有一種事物,人類追求「它」不是為了其他事物,而是為了「它自身」。簡單來說,如果「至高善」是A,那麼人追求A不是因為BCDEF...而是為了A本身。這樣就能回答上「為什麼要追求A」了,因為人追求A就是為了A本身啊。如此一來,「為什麼」就沒必要再問下去了!

亞里士多德就這樣,輕易地把人類放回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了。不過這又衍生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至高善」是人類的最終目標,那麼它到底是甚麼?有沒有甚麼東西是像亞里士多德所說,我們就是為了「它自身」而追求「它」呢?如果真的有,「它」又是不是真的值得人類追求呢?

顯然,亞里士多德敢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至高善」,當然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找到「它」了。而且,他的答案是如此出奇地貼近平常人的思考,那就是「幸福」(Eudaimonia) 。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