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來了一位傳奇人物——Philipo。他是一位意大利人,約1.83米高,體型略胖,有一頭棕褐色頭髮和藍眼睛。他亦是一名煙民,每次當他說話時,附近的空氣總會瀰漫著一陣濃烈的焦油味,故此阿保私底下和Yuan稱他為「意大利煙肉」。
 
Philip是一位記者,常被派駐外地,故此去過不少國家,英文蠻不俗。他是一位十分固執、少說話的人,每一次當他遇上了問題,不論是字詞的用法或文法,他都會和老師爭論一番,直到自己全然明解。
 
每次當阿保問他為何對每字都尋根究底,他總會回答說:
「因為我是一個記者。」
 
練習會話時,他經常會在說話途中停了下來,邊抱頭托腮,邊搖著頭否認自己的用詞,幾經思量後,最後說出一句極其複雜的句子。
 
老師常提醒他這班是初級班,不必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他總會回應:




「因為我是一個記者。」
 
寫作時,他的紙張總人有一大遍地方是全黑色的,原因是他不斷刪去錯的簡單句子,然後重寫所致。他的確是位至臻完美的人,但有點吹毛求疵。
 
阿保有時問他,我們寫一篇文章時,你好像已經寫了三篇,你不會累嗎?他總會回答:
「因為我是一個記者。」
 
Daria老師於下課前,叫Philipo在全班同學來一次自我介紹,因為他的學習方式確是前所未見,讓人大開眼界。他左思右想下,間斷地以俄文說:「大家好,我叫Philipo,37歲,是從羅馬來的。羅馬也許你們去過,也許還沒有。不過,我很喜歡這個首都城市,原因是美麗動人。我是一名記者,常被派駐國外。我學俄語的原因是我已來過俄羅斯36次,這次為第37次,因此希望能把俄語學好。我的理想是將來可以於意俄兩地作記者工作。」
 
「嘩!」起哄聲此起彼落,大家都驚歎他這個年紀,在不會說俄語的情況之下,居然來了36次。




 
「對,我曾經和這個國家說了36次再見,但我希望在下一次和這裡說再見的時候,我能夠以流利的俄文,深情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他補充道。
 
36這個數字,對每個人都有不用意義,對Philipo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動力。
 
回到家後,高個子婦人說嬌小婦人的丈夫於下午的時分,勒令她回家打婦屋子和照顧自己,於是她急忙離開,應該不會再回來。阿保雖然對農村文化沒有意見,但認為男尊女卑的時代早就應該完結,還女性一個平等的權利。
已有 0 人追稿